![【敗家】遲來的 4K 體驗 【敗家】遲來的 4K 體驗](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735891558-1070293815-g.png&width=720&height=576)
最近終於把自己使用多年的 Full HD 顯示器更換為 4K 解析度,使用了一段時間,不僅體驗爽度提升,也體會到此次的敗家升級不是只有畫質解析度,還有學到一點新的知識,開一篇文章來記錄一下心得。
原本使用的電腦顯示器是三星的 23 寸 BX2350,從 2010 年購入至今已經高達 15 年了。幾個月前無意間發現,BX2350 螢幕中央區域的顯示發生異常,打字看文章已經造成困擾,上網查才知偏光膜已經發生老化劣化現象,也順手查了一下 DIY 更換偏光膜的教學影片,一張 23 寸的偏光膜也要好幾百,而偏光角度難抓又很難貼好,還可能需要前後各貼一張,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搞。想想使用 15 年的 BX2350 其實也已經夠本了,現在已到了放手讓它退休的時候。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腦資訊】VMware vSphere ESXi 速成筆記 【電腦資訊】VMware vSphere ESXi 速成筆記](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731230506-3116792500-g.png&width=720&height=316)
VMware vSphere 是 VMware 的虛擬化平台方案,其中兩大核心元件是 ESXi 和 vCenter Server。提到 VMware 的虛擬化方案,最廣為人熟知的是 VMware Workstation(macOS 版為 Fusion)產品,不久之前官方(Broadcom)很佛心的開放 Workstation / Fusion 個人版免費,上官網免費註冊之後即可下載安裝使用。雖然 ESXi 與 Workstation 同樣是虛擬化方案,不過使用上大有不同。Workstation / Fusion 本質上是軟體,必須在 Windows / macOS / Linux 環境下安裝,虛擬機使用本機資源,3D 顯卡與音效裝置的資源效果較好,用戶甚至可以在虛擬機內看影片打電玩。而 ESXi 本身就是一套作業系統,虛擬機使用 ESXi 主機資源而非用戶端本機,虛擬機用戶都是遠端操作,對音效與 3D 支援度差很多(正確說法是有另一套昂貴的玩法,一般用戶玩不起),因此 ESXi 上面的虛擬機比較適合提供無人看守的網路服務,例如架設資料庫、網站等。ESXi 最大好處是一台實體機器可以切割成多台電腦,充分運用資源。
日前因工作的需要,接觸到 VMware vSphere ESXi 這個領域,雖然網路教學資源也不少,但上網爬文還是爬得有些辛苦。趁著專案剛結束還有些記憶時,趕緊把這段時間的學習的心得筆記寫下,供日後查閱。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蘋果】黑蘋果時代末期 - OCLP 延命之術 【黑蘋果】黑蘋果時代末期 - OCLP 延命之術](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721405041-3993455333-g.png&width=720&height=300)
2020 年 WWDC 蘋果宣布 Mac 電腦將從 Intel CPU 遷徙至 Apple Silicon,正式啟動黑蘋果末日的倒數計時器(延伸閱讀:The Last of Hackintosh - 黑蘋果末日鐘聲響起),當時估計黑蘋果剩下約 5~7 年的時間。時間來到 2020 年底,神奇的 Intel Mac 延命套件:OpenCore Legacy Patcher (以下簡稱 OCLP)橫空出世 ,不僅改變那些被 Apple 放棄的白蘋果命運,就連黑蘋果也雨露均霑。手邊擁有的一白三黑:唯一白蘋果 MacBook Air(11-inch, 2013 Mid),以及黑蘋果二號、三號、筆電 HP Probook 430 G3 ,皆因 OCLP 受惠,個人推論未來 1~3 年直到 macOS 徹底放棄 Intel Mac 為止前,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狀況。
OCLP 的初衷,是讓那些本來不能升級至新版 macOS 作業系統的 Mac 電腦,能夠安裝並運行新版的 macOS 。舉例來說,手邊的 MacBook Air 2013 筆電,蘋果官方僅支援到 macOS 11(.7.10) Big Sur,但是經由 OCLP 加持,就能安裝目前最新的 macOS 14+ Sonoma,比原本至少多出 3 個大版以上。OCLP 作用原理就是把白蘋果變成黑蘋果之後,以黑蘋果技術繞過 Apple 官方限制而達成目的。然而 OCLP 的設計對象是 Mac 白蘋果,雖然不能直接套用在非 Mac 的黑蘋果上,但是可作為黑蘋果的重要參考。撰寫此文的目的,除了紀錄當下每一台裝置安裝最新 macOS 的方法,在未來黑蘋果真正走入歷史之後,也能作為技術考古遺跡。黑蘋果的文章,在剩下來日不多的時期,可說是每寫一篇就少一篇,且讀且珍惜。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蘋果】黑蘋果暢遊紅杉國家公園 macOS 15 Sequ 【黑蘋果】黑蘋果暢遊紅杉國家公園 macOS 15 Sequ](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718127570-2891590868-g_l.png&width=720&height=405)
美商蘋果公司於美西時間 2024 年 6 月 10 日早上 10:00 (台灣時間 6 月 11 日凌晨 01:00 )舉辦 WWDC2024 開發者年會。這次發表會依然採用線上影片的形式,並沒有發表任何硬體更新的消息,年會總結一言以蔽之,就是「本來沒期待,就不會被傷害」。作業系統的更新部分,出場順序依序為:visionOS 2、iOS 18、watchOS 11、iPadOS 18、macOS 15,中間穿插有關 Home & Audio 的新功能(EX:AirPods)。這些部分感覺上沒啥特別的亮點和曹點(不期不待便沒有傷害)。不過這次影片最後,蘋果公司終於端出趕鴨上架...呃....不...是萬眾期待的 AI 大菜「Apple Intelligence」,尤其在這個 AIGC 爆炸成長的關鍵時期,蘋果終於對自己的馬屁抽幾下鞭子,看起來似乎還有機會趕上的樣子, 總片長約 1 小時 44 分,這段 AI 內容就佔了將近 40 分鐘,篇幅佔比不少。發表會結束之後,美商蘋果 AAPL 股價表現和去年發布會後的結果一樣應聲下跌,似乎顯示投資人依然信心不足,對蘋果的未來憂心忡忡。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IGC】真真假假,強大的 AI 工具 Fooocus 【AIGC】真真假假,強大的 AI 工具 Fooocus](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712988270-1116879108-g_l.png&width=720&height=540)
最近 AI 界開始流行一個新的代名詞: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中文譯為「生成式 AI」,用來和以前一般概念的 AI 作區分。 AI 發展的速度可說是「一日千里」,AIGC 應用與議題也呈現爆炸式成長。去年二月時寫了一篇文章簡單介紹 Stable Deffusion 的 AI 繪圖功能,當時 WebUI 的某些項目仍不夠穩定,且時不時又跑出一堆新的插件和技術,覺得這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快到難以跟上,所以就乾脆棄坑不追了,打算等著過一段時間、哪些功能成為主流了之後再來接觸學習。如今一年過去了,這一年的 AIGC 服務比起一年前更加百花齊放,使用上也更加方便、使用門檻也更低,是時候重新接觸這個議題了。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綜合】照片資料轉移 NAS 計劃 【綜合】照片資料轉移 NAS 計劃](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99292083-1224875796-g.png&width=720&height=425)
使用電腦至今,有很長一段時間使用燒錄光碟作為資料備份/封存的方式。其中有些內容是唯一且珍貴的數位資產,是 2002 年開始用數位單眼拍的照片,粗算一下大約兩三百張光碟。這些自行燒錄的光碟至今已經超過十年甚至超過二十年的時間,如今光碟機也逐漸淡出市場,光碟資料遺失、光碟設備故障等風險也越來越大。而近年來企業級 NAS 產品也越來越便宜,操作使用也越來越簡單,所以近年來一直有想組一台 NAS 將原有光碟資料轉移過去的念頭,直到近日終於付諸實現了。過程中有不少個人心得,所以撰寫這篇文章來記錄與分享。
個人的需求很簡單,主要就是轉存並妥善保存光碟資料而已,不要求附帶功能,也不考慮開放對外聯網,並最大化安全性和重複取用的便利性,所以直接就考慮 NAS ,而不考慮雲端、外接硬碟這類的轉存方案。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電玩】老任 Switch 巔峰之作 - 薩爾達傳說:王國之 【電玩】老任 Switch 巔峰之作 - 薩爾達傳說:王國之](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95977758-3158699010-g_l.jpg&width=720&height=405)
「薩爾達傳說:王國之淚」是日本電玩遊戲公司任天堂旗下的知名遊戲系列「薩爾達傳說」於 2023 年最新的作品,是自 1986 年紅白機版「薩爾達傳說」以來的第 19 款正統系列作。王國之淚的遊戲系統與史觀建立在 2017 年的前作「曠野之息」的基礎上。「曠野之息」於 TGA 2017 榮獲最大獎項 GOTY ,豐富的內容、玩法,與極高的自由度,為「開放世界」類型立下新的里程碑,也因此它的續作「王國之淚」發表之後,市場期待與討論度爆棚,所以在遊戲上市的第一時間,我也忍不住跟風下海玩了,至今玩了三個多月才把主線劇情通關,遊戲時間 235 小時,也才只開出一半的神廟而已,這紀錄已遠遠超過上個通關遊戲「對馬戰鬼」。寫下這篇文章,除了概略紀錄遊戲劇情和個人通關過程,最後也聊聊是如何一步步掉入這個海拉魯大坑。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蘋果】黑蘋果品嘗索諾瑪美酒 macOS 14 Sonom 【黑蘋果】黑蘋果品嘗索諾瑪美酒 macOS 14 Sonom](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86067818-1647654154-g_l.png&width=720&height=405)
美商蘋果公司於美西時間 2023 年 6 月 5 日早上 10:00 (台灣時間 6 月 6 日凌晨 01:00 )舉辦 WWDC2023 開發者年會。這次發表會仍然採用線上預錄影片的形式,也有邀請全世界各家(自)媒體至總部賈伯斯劇場參加新產品體驗。影片一開始就發表自家 Mac 產品線更新:一樣搭載 M2 CPU 的 15 吋 Macbook Air ,以及 CPU 升級至 M2 Max/Ultra 的 Mac Studio 工作站,和終於補完 Apple Silicon Mac 最後一塊拼圖、搭載 M2 Ultra 的 Mac Pro,正式宣告 Mac 全系列產品與 Intel Base CPU 徹底分手。作業系統的更新部分,出場順序依序為:iOS 17、iPadOS 17、macOS 14、tvOS/Apple TV,watchOS 10、中間穿插 Home & Audio 新功能、CarPlay 車載系統、Health 健康身活等項目的介紹,這些部分感覺上沒啥特別的亮點和曹點(不期不待便沒有傷害)。不過這次的影片最後,難得出現了「One more thing」橋段,近幾個月來於媒體頻繁洩露、傳說中的 Apple 虛擬實境裝置(謠傳名為「Reality Pro」)正式登場,正名為「Apple Vision Pro」,然而價格也是 Pro 等級,售價竟然高達令人乍舌的 3,499 美元,相當於一台 Canon R5 相機,或兩張 RTX 4090 顯卡,或 6 台 PS5 VR2 的價格。這場發表會結束之後,美商蘋果 AAPL 股價應聲下跌,顯示投資人似乎不太看好 Apple 的未來。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工智慧】AI 之狼來了:打造海量供應的製圖工廠(Stab 【人工智慧】AI 之狼來了:打造海量供應的製圖工廠(Stab](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76912171-3056123595-g.png&width=720&height=406)
最近「AI」的議題非常的火紅,去年 11 月 ChatGPT 橫空出世,徹底顛覆以往人類對「人工智慧」的認知。我是這麼跟就讀高二的外甥女介紹 ChatGPT 的:請她打開高中數學課本,隨便找一條數學選擇題,將題目直接輸入到 ChatGPT 裡,過了幾秒鐘之後 ChatGPT 開始回答,一行一行清楚寫出解題步驟,最後還以人類的自然語法唸出來「所以這一題的答案是 A、C、 D」,標準答案完全正確,真的是「讓在場所有人全都驚呆了」,短短最近這一兩個月,「AI 」話題的熱度可說是與日俱增,發展的速度簡直跟火箭升空一樣,速度快到有點讓人跟不上,幾乎每隔幾天就可以聽到「AI」有甚麼樣新技術或是新應用。
而在「AI 繪圖」這個領域也很精彩,目前最知名的 AI 繪圖工具「Midjourney AI]僅須透過「提詞(Prompt)」描述的方式,隨隨便便就能產出超精細質感的大師級繪作。然而「Midjourney AI」服務可不是免費的,每個帳號只有 25 張圖的免費額度,如果把它當娛樂來玩,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另一套 AI 繪圖工具「Stable-Diffusion」則是完全的開源且免費,不過提到「開源」則意味著必須自己 DIY 建置起來才能使用,對一般用戶來說依然是有門檻的。後來 Stable-Diffusion 出了一套 Webui 管理工具,讓安裝建置工作的門檻大幅降低,網路上各種教學影片也多到不勝枚舉。
然而 Stable-Diffusion 一開始是建立在 NVidia 的 CUDA 生態圈裡,要使用 Stable-Diffusion 最基本前提是要有一張 NVidia 10+ 系顯卡,並且 VRAM 是越大越好。目前市面上跑 Stable-Diffusion 最佳 CP 的 N 卡為 RTX 3060 12G 礦卡,差不多是全新價的 5 折,台幣六千出頭,再上去就是 RTX 3080 12G/3090 24G 或 4070 Ti 12G 以上等級的顯示卡,隨便一張就是好幾個萬。對於非 N 系顯卡的用戶的支援才剛起步,相關資源和資訊還不夠普遍。作為一個長期黑蘋果的用戶,近年來獨立顯卡始終僅有 A 系可選,想要玩 Stable-Diffusion-Webui 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不方便,網路上也比較少見 A 卡運作 Stable-Diffusion-Webu 的相關資源,所以就開一篇文簡單紀錄一下。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蘋果】黑蘋果二號復活記 【黑蘋果】黑蘋果二號復活記](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70349236-1973174216-g.png&width=720&height=347)
黑蘋果二號機在 2012 年 6 月誕生,當年 8 月升級到主板 GA-Z77X-UP4 TH 之後,一直使用到去年(2021 年)退役為止,將近 9 年的時間。卻因為一個手殘錯誤,主機板就故障了。本以為二號機就這麽壽終正寢,就在萬念俱灰之際、有些事都還沒搞懂時,沒想到它又再度復活了。整個過程可說是曲折坎坷、滿佈荊棘,值得立個文碑寫篇文章紀錄。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電玩+改造】Game&Watch掌上型任天堂紅白機-黑工程 【電玩+改造】Game&Watch掌上型任天堂紅白機-黑工程](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65171768-90904839-g.png&width=720&height=429)
曾在 2017 年寫過一篇文章「親手打造任天堂紅白機遊樂器」體驗 DIY 的樂趣之後,相信「紅白機掌機化」是有搞頭的。不久之後創客圈出現了「ODROID-GO」這種 DIY 掌上型遊戲機,但據說體驗極差,又不夠便宜(USD $32),所以很快就 Discontinued 消聲匿跡了。近年來「紅白機掌機化」方案有如雨後春筍般的紛紛冒出,但基於更好的遊戲體驗與操作手感為由,這類開源掌機始終存在一定的體積和重量,很難方便直覺的收納在身上任何一處口袋並隨時掏出來玩。時間來到 2020 年,「紅白機掌機化」總算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實現,紅白機本家廠商「任天堂」,以「35 週年活動」為由,於 2020 和 2021 年,先後發表「超級瑪莉兄弟」與「薩爾達傳說」兩款 Game&Watch 遊戲掌機,日幣 4,980 円,台灣官方的定價 1,450 元。 (官網註明「超級瑪利歐兄弟」款式已於 2021 年 3 月 31 日結束生產)
Game&Watch 掌機(WIKI)是 1980 ~1991 年之間,由任天堂推出的掌上型遊戲機,上市年代比紅白機更為久遠,在當時的學齡人口之間廣為流行,如今已是許多中年成人的童年回憶。「35 週年活動」發表的兩款 Game&Watch 更是完全復刻當年的外型風格,外觀尺寸 67mm x 112mm x 12.5mm,比成年人的手掌略小,重量僅 68 克,可輕鬆放入身上任何一處口袋。遊戲內容則是各自挑選了幾款紅白機與昔日 Game&Watch 的經典代表作,薩爾達款更多了 GameBoy 和新的計時小遊戲,機體外觀上薩爾達款也比瑪莉歐款多兩顆按鈕。在 Game&Watch 掌機框架上遊玩紅白機遊戲,又是任天堂本家公司的產品,可說是 100% 根正苗紅、血統純正,真正意義上「紅白機掌機化」的最佳方案。唯一的遺憾是,收錄的內置遊戲實在太少了,所以這款產品的收藏價值遠大於實用性,估計這也是廠商滿滿的套路,說不定哪天「寶可夢 N 週年活動」、「星之卡比 N 週年」,或是跟某 K 遊戲商一起來合搞「惡魔城 N 週年」、「魂斗羅 N 週年」等等,再以相同手法推出對應的 Game&Watch 掌機,一次又一次收割中年韭菜的懷舊之情,屆時也不意外。
坦白說 1,450 元的定價,只能玩特定幾款遊戲,又是「限定發行」,本來對我沒什麼吸引力。差不多在今年 9 月上旬的時候,臉書社團的人分享摸摸電商的消息,Game&Watch 薩爾達款出現歷史低價只要 888 元,然後又很不小心 G (Google) 到這台掌機的「黑工玩法」,加上當時又有信用卡與電商合作贈送的 100 元折價券,各種敗家誘因的驅使之下,忍不住就剁手了,以 788 元購入一台來搞搞看。
G 過才知道,「35 週年活動」Game&Watch 掌機經由某些黑工改造之後,不僅能玩紅白主機遊戲,還能玩上 PC-Engine、SEGA MegaDrive、Game Gear、GameBoy ... 等其他平台的遊戲。若對自己的焊工手藝有點自信的話,還能擴增內置空間,搞出「原廠+自製」雙系統來玩玩。由於 G 到的相關黑客工具有些已經更新,發現大部分網路教程如今已經有點過時,或是有些沒寫清楚的,所以自己也來寫篇教學文章更新一下。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2) 人氣()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64382078-633539049-g.png&width=720&height=401)
從 2002 年購入第一台「數位單眼相機」起算,今年(2022)是邁入「數位攝影」的第 20 年,簡單回顧一下,這些年來一些關於我個人數位攝影的點點滴滴。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蘋果】黑蘋果淺酌范杜拉市 macOS 13 Ventur 【黑蘋果】黑蘋果淺酌范杜拉市 macOS 13 Ventur](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54679427-3689173738-g.png&width=720&height=480)
美商蘋果公司於美西時間 2022 年 6 月 6 日早上 10:00 (台灣時間 6 月 7 日凌晨 01:00 )舉辦 WWDC2022 開發者年會。這次仍因 COVID-19 疫情影響,和近年一樣採用線上預錄影片的形式,發表自家產品的作業系統更新版,依出場順序依序為:iOS 16、watchOS 9、macOS 13,iPadOS 16,中間穿插智能家居(Home App / matter 協議)、CarPlay 車載系統、Health 健康身活等項目的介紹,以及發表搭載 M2 晶片的新款 Mac 產品 MacBook Air 13 與 MacBook Pro 13(這兩款規格幾乎沒什麼差別,最低規的價格也只差 2,000 元台幣)。至於 tvOS 這次依然不見蹤影,感覺上實在沒啥亮點跟槽點(槽點在先前都已經吐光了),我甚至沒注意 KeyNote 活動時間就跑去睡了,直到隔天看到新聞才記得有這回事,只好重看影片和上網搜尋懶人包看重點,似乎也沒啥重點。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碼農+電玩】復古電玩模擬器 Retropie 選單介面中文 【碼農+電玩】復古電玩模擬器 Retropie 選單介面中文](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50529141-93262334-g.png&width=720&height=268)
先簡單解釋 Retropie 是啥東西。這名字拆開是 Retro 與 Pie ,直接翻譯是「復古(遊戲)」+「派」,顧名思義,就是把樹莓派(Raspiberry)變成為復古電玩遊戲機的一套免費開源的軟體系統。經過數年的發展後,早已不限於樹莓派,而是以 Debian Linux 為基礎作業系統上的設備(個人電腦、樹莓派、ODroid C1/C2/XU3/XU4...),且支援的家機、街機等各種遊戲平台也越來越多。其實 Retropie 本質上算是一個整合復古遊戲的平台,後端引入數十種電玩的模擬核心(包含知名的 RetroArch 複合型復古電玩模擬核心),前端的遊戲管理介面使用一套名為 EmulationStation 的軟體,並可搭配各種外掛和佈景主題,打造出各種客製化風格的復古遊戲平台。其實類似 Retropie 這類的軟體還有好幾個,例如 Recalbox、Batocera,架構也都很像,前端也都是 EmulationStation 介面,差別在於 Retropie 允許用戶自製更多的客製項目,而 Recalbox、Batocera 完成度更高,支援更多的 SoC 電腦,中文介面等等,不過客製彈性也就相對變少。講白話一點,想要裝完就能上手使用,可以考慮 Recalbox、Batocera 這類,找對應的機型下載安裝即用,若想要自己搞一台充滿個人風格的復古遊戲機,可以從 Retropie 開始慢慢折騰。
然後呢,兩年前買了一組 GPi Case + 樹莓派 zero W 做遊戲掌機,前陣子再把樹莓派升級成 zero 2 W,可以玩遊戲變多、變得更實用好玩了(中間發生一次 GPi Case 無預警故障,費盡洪荒之力再把它 DIY 修好,詳細歷程寫在這篇文章「GPi Case 維修紀事」),千挑百選找到 SupremeTeam 製作的版本,它是用 Retropie 加上各種魔改手段而成,對它唯一不滿的地方是英文介面,在 2.8 吋 320x240 解析度上閱讀英文介面,實在是頗傷眼力,所以嘗試著把它改成中文介面。
萬萬沒想到,一旦真的動手改下去,才發現這個水有多深、坑有多大,所以才有這篇文章。不過本文的技術成份不高,大多是個人的辛路歷程...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ySqliteLogo.png pySqliteLogo.pn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49696595-352671903-g.png&width=660&height=290)
先說明這篇可能不是什麼手把手新手教學文,而是撰寫 Python 存取 SQLite (或其他)資料庫時,發現有些重要但可能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所以寫篇文章來記錄心得,本文內容會儘量精簡(先前的技術性文章,有些內容廢話太多,複習起來有點痛苦...)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客+電玩】GPi Case 維修紀事 【創客+電玩】GPi Case 維修紀事](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51479523-3937149726-g_n.png&width=720&height=353)
上圖這玩意叫「GPi case」,它的外型完全仿照任天堂 Game Boy 主機(尺寸比 Game Boy 小) ,用戶需自行加購一張樹莓派 Zero/2 主板,就是一台復古電玩遊戲掌機。在 2019 年 8 月以人民幣 370 元於淘寶購入,加上樹莓派 Zero W(約 100 元人民幣)總共約台幣兩千出頭。今年二月中旬,又從香港某創客網購以 15+8.99(運) 美金(台幣 680 元) 買到一張樹莓派 Zero 2 W 主板,可以玩的遊戲平台變多,讓這台掌機變得更好玩了。
然而升級到 Zero 2 W 沒幾天,在某次使用中,GPi Case 突然發生無預警斷電,於是就再也無法過電開機了。心想這玩意應該沒保固,所以只能自己 DIY 了。上網看教學把機器拆開,第一時間聞到一陣淡淡的電氣焦味,不過老花眼實在看不清楚是哪邊燒掉了,因為 GPi Case 的 PCB 主板上的電子元件很小,用放大鏡每個地方仔細查找也無能為力。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蘋果】快速且方便定製 USB 映射的方法(Windows 【黑蘋果】快速且方便定製 USB 映射的方法(Windows](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42390653-1759744203-g.png&width=720&height=521)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有點晚了,網路上的教學已經很多。然而自從使用黑蘋果三號機以後,使用情境越來越多樣化,例如導入 RGB 控制、手邊也出現 USB-C 3.2 gen2 的裝置,所以來來回回參考過各種不同做法,重做了好幾次 USB Port Mapping,乾脆寫一篇文章紀錄自己覺得最妥當也最方便的作法,做做筆記也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記得多年前使用黑蘋果二號機嚐鮮 OSX 10.11 Capitian 預覽版的時代,首度遇到 BCM94360CD 的藍芽無法運作的情況,後來發現把藍芽的 USB 訊號線插到另一個插槽上暫時解決。之後得知從這版 macOS 開始引入了 USB Port Limit 機制,從此以後「訂製 USB 映射」(USB Port Mapping)也成為黑蘋果用戶的必修課程。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碼農】在 Windows 平台上解決 pip 安裝套件出現 【碼農】在 Windows 平台上解決 pip 安裝套件出現](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34359325-3589148472-g.png&width=660&height=269)
通常來說在已經安裝 Python(3) 環境下,使用 pip(3) 指令就能安裝 Python 套件,不過在 Windows (10) 平台上,有時候會遇到如以下的問題:
error: Microsoft Visual C++ 14.0 or greater is required. Get it with "Microsoft C++ Build Tools": https://visualstudio.microsoft.com/visual-cpp-build-tools/
然後呢,如果按照提示,傻傻的到 https://visualstudio.microsoft.com/visual-cpp-build-tools/ 下載安裝「Microsoft Visual C++ Build Tools」,那麼絕對是 100% 無法解決。於是你再用這些關鍵字丟到 Google 大神,又會遭遇到一連串教學鬼打牆,最終一定是不幸卡關了。這問題追根究底的原因是微軟造成的,刪除對舊版的支援,導致大部分的教學已經過時了。
然而,即使千辛萬苦的使用旁門左道,下載並成功安裝 Microsoft Visual C++ Build Tools,卻還是可能會遇到 pip 安裝失敗的問題。這個問題足足搞了一天才搞定,實在是很機機歪歪令人惱火,我 OO 你 XX 的微軟@#$&*!
這篇文章就是紀錄如何解決 Windows 環境下 pip 安裝部分套件的遇到上述問題,以及如何從微軟官網下載對應的 Microsoft Visual C++ Build Tools 工具版本。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電腦綜合】HP Probook 430 G3 螢幕改裝升級 【電腦綜合】HP Probook 430 G3 螢幕改裝升級](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32328631-353844038-g.png&width=720&height=541)
今年七月中時在某報廢場撈到一台筆電,型號是 HP Probook 430 G3,目視外觀還不錯,聽說是螢幕壞了,維修不划算所以報廢了。撿回家後進行逐項檢查,硬碟理所當然被拔走了,其他部件跟周邊都在,通電後螢幕不亮一片死寂,仔細瞧瞧發現隱隱約約還是有畫面,原來只是螢幕背光不亮。HDMI 輸出還是可以運作,隨手抓一顆 SSD 安裝 Windows 10 / Ubuntu 20.04 也都沒啥問題,用 AIDA64 查螢幕編號是 AUO162C,Google 查到對應的型號是 B133XTN01.6 HW1A,解析度只有 1366x768 ,友達製造的 TN 面板。
黑蘋果的部分,在 Github 上已經有人做好這台筆電的 OpenCore EFI 檔案,抓下後填入自行生成的 SMBIOS 序號,macOS 11 Big Sur 就直接開機跑起來了,除了沒 HDMI Audio 音效與理所當然沒無線網路藍芽之外,其他似乎沒什麼問題。
換言之,整台機器只有螢幕背光故障,其他全都是好的。通常來說,只要找到相同型號的正常螢幕替換就能解決。然而原螢幕解析度只有 1366x768 ,所以希望能直接升級成 IPS Full HD 那就最好了。這篇文章內容會包含螢幕升級、網卡更換、黑蘋果、鍵盤、WebCam 攝影機等幾個部分,而「螢幕升級」佔最大篇幅,因為整個過程實在是太坎坷、太靠北了,值得寫篇文章來好好說一說。
文章非常的長,但其實真正的重點並不多。若不想看中間曲折離奇的故事,可以直接滑到文章最底下看重點即可。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黑蘋果】黑蘋果淺酌蒙特雷小鎮 macOS 12 Monte 【黑蘋果】黑蘋果淺酌蒙特雷小鎮 macOS 12 Monte](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enjenq/1623375304-4268868351-g_l.png&width=720&height=439)
美商蘋果公司於美西時間 2021 年 6 月 7 日早上 10:00 (台灣時間 6 月 8 日凌晨 01:00 )舉辦 WWDC2021 開發者年會。因 COVID-19 影響,這次和去年一樣,採用線上預錄影片的形式,發表自家產品的作業系統更新版,依出場順序依序為:iOS 15、iPadOS 15、watchOS 8、macOS 12,中間穿插 AirPod、隱私權(中國地區不適用)、iCloud 新服務、健康 app、家庭 app 等獨立項目的介紹,至於 tvOS 這次則不見蹤影。這次的 WWDC 應該算是歷年來最平淡無奇的一次,既沒亮點也沒什麼槽點(槽點在去年已經吐光了),我連 iOS 都沒看完就去夢周公了,隔天上網搜尋懶人包直接看重點,說真的好像也沒啥重點,更新內容著重在提升用戶體驗與各平台之間更深度的融合與整合。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