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從 2002 年購入第一台「數位單眼相機」起算,今年(2022)是邁入「數位攝影」的第 20 年,簡單回顧一下,這些年來一些關於我個人數位攝影的點點滴滴。

攝影緣起

早在上個世紀就和攝影開始結緣了。差不多是 1992 年,當時剛考上大學,脫離封閉的和尚生活,偶然間發現自己除了打打電玩,就沒其他興趣了。後來選擇了培養攝影興趣的原因,一來攝影族群的年齡範圍廣,覺得可以作為終身的興趣,二來是可趨使自己多多向戶外走走,看看世界,第三,除了多交攝影朋友同好之外,說不定也能增加、認識、親近美女麻豆的機會(當時心裡的確這麼想 XD)。差不多在大一的寒假前,大姐全額資助我這項興趣。說是資助,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當時大姐常有出國旅遊的機會,也打算買台單眼帶出國用,平常就留給我玩。不過她也僅帶一次出國就嫌麻煩,這台就等於是送給我了。

當時購買一機一鏡,機身是 Canon T60,鏡頭是 FD 35-70mm F3.5-4.5,購於台南雙美,記得價格差不多是一萬零幾百元的樣子,對比物價指數差不多是現在的一萬六千元。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它是一台使用傳統膠卷底片的單眼相機,快門 8 ~ 1/1000 秒(閃燈同步 1/60),支援自動測光,必須裝入兩顆 LR44 水銀電池才能運作,所以算是半自動相機。採用 FD Mount 是手動對焦系統卡口,是 Canon EF Mount 的前一代,觀景窗使用裂像對焦屏。 沒多久自己存了點錢買了一支便宜的副廠鏡 75-300mm F4-5.6 (記得是三千元台幣左右),因為長焦照片很容易讓人一眼看出「是單眼拍的」,所以這隻便宜的變焦鏡就成了鏡頭蓋。不過「便宜沒好貨」,這隻長變焦的針狀與桶狀變形嚴重,鏡頭發色和畫質不好,光圈也不夠大,失敗率極高。後來打工存錢捏蛋蛋,差不多一年以後存了一萬多元,再買了一支副場 70-210mm F2.8-4 當作新的鏡頭蓋,發色與成像素質明顯比 75-300 好一大截。

本來的期望是大學時透過攝影交朋友,也參加攝影社團和活動,不過那個時候單眼已進入全自動的時代(Canon EF Mount ),自動對焦、自動過片、連拍、Av/Tv 等自動化功能,不僅在社團的麻豆人像活動時氣勢輸人一截,火力展示也完全端不上檯面,這場面根本不是窮學生玩得起的,每每參加活動就有很強烈的自卑感,沒多久就自動退出社團了。

從此回到「孤獨攝影人」的時代,大學時代閒暇時,常常一個人騎機車背著相機到處跑。當時的網路並不發達,沒有網路社群可以分享交流,所以也沒交到什麼攝影朋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大一那年寒假和室友一起趁著夜色騎上武嶺,拍到生平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的高山雪景。只可惜後來幾次搬遷之後,那些底片已經不知流落到哪了。

由於是底片機,用量大約是一捲 36 張使用一到兩個月,個人偏好色彩更鮮豔的富士 REALA 底片,更喜歡正片的色彩,但正片的花費更貴(底片、沖印),製作時程更長,所以印象中也只拍過一兩卷正片,現在這些正片仍保存在防潮箱內。題材的部分,除了一個人騎機車走遍台中、苗栗、彰化員林等台灣中部的風景名區,還有一些明星的工地秀、演唱會等,沒有很特定擅長的主題。

到了大四之後,逐漸把攝影器材封存起來不拍了。幾年後出社會,某一天發現這台 T60 的反光鏡不知什麼原因出現位移而卡死故障,不打算修理了。那時也買了一台 SCSI 介面,可掃描底片與正片的掃描機 Epson Perfection 1200S,掃了幾張正片和底片弄成電子檔案放到電腦上看,才發現昔日的作品畫質不佳,和數位單眼的品質根本不能比。隨著電腦設備的推進,這台掃描器也因為 SCSI 介面和僅有 32 bit 驅動,無法在現在的新電腦上使用了。整個與上個世紀傳統單眼時代有關的事,差不多就這些。

數位攝影年代

數位機身

從 2002 至今 20 年,目前手邊累計使用 4 台數位相機,依時間順序分別是 D60,5D,5D Mark II,R5,全都是 Canon 品牌。

Canon 機身設備 EOS D60 EOS 5D EOS 5D Mark II EOS R5
機身類型 DSLR DSLR DSLR MILC
感光元件尺寸 APS-C Full-Frame Full-Frame Full-Frame
接口 EF EF EF RF,可轉接 EF、EF-S
畫素 6.3 MP, 3072x2048 12.7 MP, 4368x2912 21 MP, 5616x3744 44.8 MP, 8192x5464
最大快門速度(sec) 1/4,000 1/8,000 1/8,000 1/8,000
連拍能力 3fps, 8 張 3fps, 60 張 (17 張RAW) 3.9fps, 78 張 (14 張 RAW) 12fps(機械), 74 張 HEIF+RAW
20fps(電子)
閃燈同步快門 1/200 1/200 1/200 1/200 (機械)
1/250 (電子)
機頂閃燈 X X X
快門延遲(ms) 240 73 73 ???
ISO 100~1000 標準 100~1,600
擴展 50~3,200
標準 100~6,400
擴展 50~25,600
標準 100~51,200
擴展 50~102,400
觀景器,倍率 OVF, 0.88x OVF, 0.71x, 96% OVF, 0.71x, 98% EVF 5.76 MP,0.76x
1600x1200,最高 120Hz
機背 LCD 1.8 吋 11.4萬點 2.5 吋 23 萬 3 吋 92 萬點 3.2 吋 210 萬可翻轉
對焦點 3 點(左.中.右) 9(菱形)+6(中央輔助隱藏)  9(菱形)+6(中央輔助隱藏) 自動(拍照) 1,053 (39x27)
自動(錄影) 819 (39x21)
可選點(拍照) 5,940 (90x66)
可選點(錄影) 4,500 (90x50)
對焦工作
範圍(EV)
0.5 ~ 18 -0.5 ~ 18  -0.5 ~ 18
0 ~ 20 (LiveView)
-6 ~ 20 (拍照)
-3 ~ 20 (錄影 8K)
-4 ~ 20 (錄影 4K)
錄影 X X MOV (Video: H.264, Audio: Linear PCM)
尺寸: 1920×1080(Full HD), 640×480 (SD)
長度: 12 分鐘(Full HD),24 分鐘(SD)
8K/30fps
4K/60fps,4K/120fps
4K/30fps(一般/HQ超採)
Full HD 30fps/120fps
8bit 4:2:0, 10bit 4:2:2
長度:30分鐘
IBIS 機身防手震 X X X

5 軸(橫向、縱向、俯仰、傾斜、滾動),最高 8 級
延伸功能:400MP(FW:1.8.1)

資料傳輸 USB USB 2.0 USB 2.0 USB 3.1 Gen 2(10Gb)
Wifi: IEEE 802.11a/ac/b/g/n,2.4 GHz / 5GHz
Buletooth: 5.0
儲存媒體 CF (2GB Max) CF (128GB Max) CF (128GB Max) CFExpress,SDHC/SDXC(相容UHS-II格式)
DIGIC 處理器 N/A DIGIC II DIGIC 4 DIGIC X
淨重(克) 780 810 810 650
電池型號 BP-511(A) BP-511(A) LP-E6(NH,P) LP-E6(NH,P)
電池把手型號 BG-ED3 BG-E4 BG-E6 BG-R10
發表/上市時間 2002.02/03 2005.08/09 2008.09/11 2020.07(9日發表/30日上市)
上市定價 USD 2,999 USD 3,299 USD 3,499 USD 3,899

名詞解釋:
DSLR:數位單眼,MILC:無反相機,也有人使用 EVIL 一詞。MP:百萬。OVF:(傳統)光學觀景器。EVF:電子觀景器。Full-Frame:全幅,感光元件尺寸與傳統底片相同(36mmx24mm)。APS-C:感光元件尺寸 22.7mm x 15.1mm,長度是全幅的 1/1.58,面積是全幅的 1/2.56。

延伸閱讀:器材大閱兵

平價數位單眼的先驅:Canon EOS D60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D60」這個名稱,很容易令人混淆成 Nikon D60 或是 Canon 60D。本文「Canon D60」並沒有寫錯。在 DSLR 以低價切入大眾消費市場之前,當時的數位單眼都超級貴(十幾二十萬台幣以上),Canon 於 2000 年率先推出低於 10 萬台幣的數位單眼相機「 EOS D30」,2002 年的 D60 是 D30 的後繼機,提升畫素並改善 D30 若干設計缺失。於此同時 Nikon 也發表更便宜、規格參數與 Canon D60 對標的競爭機種 Nikon D100,正式開啟 DSLR 的戰國時代。或許是這兩家公司意識到編號原則太相近,可能有講好了,Canon 後續的機種就把數字改放在前面。幾年之後 Nikon 發表 D60(2008 年 2 月),Canon 也發表 60D(2010 年 8 月),Canon D60 對於這兩台名稱型號相近的「後輩」,就像族譜上「老祖宗」的位置,後來才接觸數位攝影的用戶,大多數都不知道 Canon 曾經發表過 D60 。

Canon D60 機身系統採用傳統 135 底片機時代的 Canon EF Mount 系統,反光鏡、對焦屏、前後快門簾、觀景窗五菱鏡等一樣不缺,唯一差別是 CMOS 感光元件尺寸(APS-C)比傳統 35mm 底片規格小,因為那個年代 CMOS 要做到跟底片一樣大(全片幅)的良率極低,價格非常昂貴。然而這並不代表 APS-C 是遷就成本的過渡規格,它仍有若干的優勢(縮小體積、降低成本、等效焦段變長),時至今日,APS-C 規格的各項新產品依然活躍於市場。

2002 年,出社會有幾年的時間,手邊存了一點小錢,即將迎來人生第一次出國(員工旅遊),想買一台「好一點的數位相機」出國拍照,也當做即將邁入而立之年、自己的生日禮物。當時在 Canon (D60) 和 Nikon (D100) 之間來回考慮快一個月( SONY 還沒進入 DSLR 市場),也上網做了大量功課。由於自己私心偏向 Canon 多一點,還有一個原因:Canon 自行研發、設廠生產 CMOS 感光元件,使我相信 Canon 在 DSLR 領域應該能走得更快更遠,所以最終選擇了 Canon 系統, 7 月初就在台南雙美下訂一機兩鏡公司貨(Canon D60,EF 28-135mm F3.5-5.6,EF 70-200mm F4L)。由於 Canon D60 為 APS-C 規格 ,最短的 28mm 等同 45 mm 拍風景還是不夠廣,一個多月後再到雙美下訂水貨 EF 16-35mm F2.8L 。2004 年 5 月員工旅遊時,在大阪 Yodobashi 購入專用的電池把手,印象中約日幣兩萬元左右,台幣 5,800。從此以後,DSLR + 電池把手成了標準配備,後續購買新機器時也一定會加購專用電池把手。

Canon D60 雖然不是鎂鋁金屬機身,不過外觀質感頗優,做工紮實,按鍵按壓、握持手感等不會給人廉價的塑膠感。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機頂閃燈,打開時是馬達驅動升起,爽度很高,相當具有儀式感(後來的機型都改用彈簧扣彈出的方式)。附贈的充電器還是雙電池型款式(CA-PS400),可以一次安裝 2 顆電池(充電時是一顆充滿後自動切換至另一顆繼續充電),就連假電池也直接內附了。總結 D60 這台機器的用料、握持手感、隨機配件等,算是誠意滿滿,不會給人打折縮水的感覺。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使用 D60 的期間發生過兩次故障送修的經驗。第一次是機頂閃燈不升起不工作,看來馬達驅動的故障機率似乎也比較高,印象中這次是保固內免費維修。另一次是 2012 年底發現快門鈕不靈光,此時 D60 已經出廠超過 10 年,原本以為沒救了,喜出望外的是公司代理商還是修好了(當時還是台北彩虹),維修費僅台幣 800 元。這台 D60 截至目前為止已超過 20 年,仍是可正常運作的狀態。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作為數位單眼的先驅,D60 草創期和 DSLR 輝煌時代有諸多的不同。D60 開機慢,沒有中文設定選單,也沒有所謂的「數位用鏡頭」,不支援後來才發表的 EF-S 系統。剛入手當時沒有高容量的記憶卡(主流容量為 128/256MB 後來才有 1G )和可攜儲存裝置,所以使用限制也不少,快門要省得點按。記得剛開始跑外拍活動時,市場主流還是不可更換鏡頭、體積較小的 DC 為主,不可諱言手拿 DSLR 在人群之中總會給人一種更威、更厲害、更專業的氣勢,總是比其他人多一點吸引美女麻豆們目光的機會。然而 D60 的問題也不少,例如快門延遲時間竟高達 240ms,這使得後來 DSLR 界廣泛流行的「黑卡技巧」成功率超低,大約每 10 張只有一兩張成功。

不過快門延遲並不是 D60 最大的痛點,它最大問題是自動對焦很糟糕,尤其是使用大光圈(F >= 2.8)鏡頭時,拍出來幾乎張張失焦,特別是在拍攝近物或人像特寫時,合焦準度簡直難以忍受,且機背僅 1.8 吋 LCD 表現非常雞肋,難以輔助檢視是否準焦成功。為此我還特意把對焦屏換成坊間特製的裂像式對焦屏,乾脆自己 DIY 對焦,成功率反而還比較高一點,只是這麼做也犧牲了原廠的合焦指示燈。還有,這台 D60 似乎存在「焦平面偏移」的情況,搭配某些鏡頭、在某些不明的條件下,畫面左邊 1/3 處會出現模糊失焦的情況(如下圖)。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雖然 Canon D60 充滿太多不完美和缺點,不過它畢竟是人生第一台數位單眼相機,就像第一次玩到任天堂紅白機、第一次使用觸控型手機 iPhone 那樣,記得當時第一次看到 D60 拍出來的照片時,感官衝擊相當強烈,那感覺令人終身難忘。從 D60 時代開始學習處理 RAW 檔,學習用 PhotoShop 軟體修圖,數位攝影的基本知識,都在 D60 時代啟蒙。

本部落格可說是因 Canon D60 而生,第一篇文章是 2002 年「水滴世界」(當時是無名小站,後來搬遷至此),使用 D60 搭配 1/4000 快門,開啟肉眼之外的另一個視界。生平第一次以及後來兩次出國旅遊、參加人像攝影活動並認識結交許多攝影同好與麻豆朋友,第一次百岳登頂、全台灣上山下海追逐美景,它帶給我數不清的「第一次」美好的回憶。

D60 作品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4.01.04 花蓮縣萬榮鄉七彩湖-妹湖。Canon D60,EF16-35mm F2.8L@F8。

在十多年前網路上流傳一篇文章「台灣的 36 處秘境」,文章作者似乎不可考了,電視台還因此做一條新聞,裏面有一張「七彩湖」的照片(新聞影片使用的第一張照片),是這台 D60 拍的。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5.08.26 花蓮六十石山。Canon D60, Tokina 12-24mm F4 DX@F14。這支副廠 Tokina 鏡頭是對應 APS-C 尺寸 EF 卡口的鏡頭,抗耀光和星芒比 EF 16-35mm F2.8L 好。不過在全幅機身上 18mm 以前有成像圈,且不支援全時手動對焦,所以購入 5D 之後就把這支副廠鏡賣掉了。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劉德華(Canon D60,EF 70-200mm F4L)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文英、楊貴媚(Canon D60,EF 70-200mm F4L)

↑↑第 40 屆金馬獎-星光大道,在台南文化中心舉辦(2003.12.13)。Canon D60 搭配 70-200mm F4L 在當時的拍攝環境下,失敗率極高,整場下來沒幾張可以看。

平價全幅的先行者:Canon EOS 5D

在那個「全幅機價格高不可攀」的時代,很難想像「平價全幅機型」才短短三年就杳然而至。如果說 D60 點亮了視界,那麼 5D 就是「照亮」了生活。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記得正式發表前一個月左右,網路上流傳一份洩漏文件截圖,裡面詳述 5D 規格與一張模糊不清的 5D 機身縮圖,第一次看到時還以為是網路的假消息。後來官方正式公佈,規格和外觀與洩露文件一字不差時,心情可說是激動萬分,高潮不止。「全片幅」在當時的許多傳說,例如先天物理優勢打造的超夢幻淺景深、低噪點高畫質,「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是全幅的畫面」等等造神言論,全片幅的平價化對當時許多阮囊羞澀的攝影人來說,更令人心生嚮往、趨之若鶩。

然而 3,299 美元的定價,在台灣的公司貨上市定價卻高達 12 萬元,足足比預期還高出近兩萬元,實在貴到離譜,難以剁手,問過好幾家店面都是相同的結果,價格相當硬。隨後透過攝影友人介紹,請高雄德寶老闆從日本訂購水貨,約兩星期後以台幣十萬五千元入手,這價格是我所有買過的單機身當中最貴的一台。老闆告訴我,其實 5D 的貨源算穩定,再過一個月水貨價格就會降至十萬以下,估計公司貨屆時應該也會跟著降價,弦外之音就是 5D 的天價是台灣代理商自己搞出來的。記得 2005 年 10 月初某天下班之後,一個人搭火車到高雄德寶取貨,回程時家人通知外甥女出生的消息,這台 5D 等於是和我外甥女是同一天生日,相當別具意義。

自從 5D 入手之後,手上的 EF 鏡頭不再受到焦長倍率的限制,終於回到它原有的表現,徹底解放。這台 5D 也是截至目前操得最徹底的一台,外觀戰損累累,惡操之後也暴露某些問題:它到底值不值得美金 3,299 / 台幣 120K / 水貨 105K 這個價?

由於 DSLR 漸漸的流行,5D 肩負史上第一台「平價全幅數位單眼」的重責大任,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把 5D 當做 APS-C 轉進全幅的入口。記得當時 5D 用戶很多,一場攝影活動大約平均 10 人就有 3 台以上的 5D,風景攝影熱區也是處處可見,那孱弱無力且獨樹一格的快門聲,一聽就知道旁邊的攝手也是 5D 用戶,簡直可說是「菜市場雞」。

龐大的用戶基數,也把 5D 獨有的「反光鏡門」事件推向高峰。有大量 5D 用戶回應反光鏡脫落的問題,至今網路上還能搜出一大堆「災情照」,發生了才知道 5D 的反光鏡竟然只是用膠水「黏」在鏡座上,這實在不是一台 10 萬元等級機器該有的便宜做法。我個人倒是很幸運沒遇到這問題,但是我認識的 5D 用戶超過一半都遇過,相當誇張。後來 Canon 有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免費補強措施,但我的 5D 是水貨,後續沒去處理。

5D 的低級問題不僅於此。雖然機身是鎂鋁合金,但是做工感覺卻不如 D60 緊密紮實,按鈕轉盤與接縫處等,總是有些公差間隙,觀景窗和 CMOS 超級容易入塵。發生過幾次雨天進水罷工,只能等待它自然恢復、幾小時內無機可用窘境,這種表現甚至比 D60 還糟糕,畢竟 D60 經歷過更惡劣的拍攝環境,最多也只遇過電池低溫罷工的小問題,所以 5D 是至今擁有的數位機身中最不可靠的機器 。還有,5D 的機身 LCD 螢幕超級會「騙人」,常遇到 LCD 看起來成功,但是到了電腦上卻慘不忍睹的情況:曝光不足、躁點嚴重、曝光錯誤導致色調異常。總之 5D 高達 10 萬元的機身,卻存在不少低級問題,對不起它的價位。

5D 的「全幅優勢」所帶來的各項方方面面,是它與 D60 最大的不同:更大更明亮的觀景窗視野、更廣泛的焦段應用、更好的畫質,更具抽離即夢幻感的淺景深效果。雖然大幅改善 D60 對焦不穩的缺點,可惜也只有九點中的中央點比較值得信賴,某些大光圈鏡頭也常出現對焦失誤的情況。對於一路從手動系統玩過來的自己來說,這種自動對焦表現勉強算是滿足了。5D 的 RAW 檔也是我最能「輕鬆駕馭」的圖檔,透過 Capture One 可以很順手的修整出自己偏好的色彩風格。

即便 5D 的品質與它 10 萬左右的身價有些落差,但它卻是我用得最徹底、帶著出國最多次、旅程最遠、產出照片最多、惡操最瘋狂的機器,可說是我的數位攝影輝煌時代,都落在 5D 的這段時間了。本部落格中大量的文章附圖和相簿,也都是出自 5D 的作品(舊無名小站的時期,遷移至此尚未包含無名的圖檔,所以大部份文章都還在掉圖狀態)。

5D 作品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6.11.26 台南市生產路向日葵花田。Canon EOS 5D,16-35mm F2.8L@F8。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7.06.02 台南市(民權路近中山路口)。Canon EOS 5D,EF 16-35mm F2.8L@F4.5。

數位單眼的大變革:Canon EOS 5D Mark II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Canon EOS 5D Mark II 」簡稱為 5D2,中文諧音也暱稱為「無敵兔」。5D2 的出現對 DSLR 的歷史,具有標竿、里程碑等意義,大致可分為「5D2 前」與「5D2 後」,地位可說是舉足輕重。從規格參數來看,5D 跟 5D2 並沒有相差很多,一樣的九點對焦系統、連拍速度也僅增加不到 1 張。真正賦與 5D2 劃時代的意義,在於它具備「錄影功能」。記得 5D2 發表當時,知名攝影師暨導演 Vincent Laforet 發表的這段影片,徹底打響 5D2 影片功能的名號,從此以後錄影成為 DSLR 標配,將 DSLR 的用途擴展到影片工作機,順利搭上後續個人影音平台的流行熱潮。

2008 年 5D2 上市時我透過朋友向台中某網路店家買的公司貨 Kit 組,搭配一顆 EF 24-105mm F4L 價格 10 萬 6,800 元(單機價格 79,900 元)。這價格已經讓當時的水貨商幾乎無利可圖,比起 5D 上市時單機身高達 12 萬的價格,聲名狼藉的代理商這次總算學乖了。關於代理商(彩虹先進)的故事,後面有機會時再聊。2009 年時台灣政府發給每人 3,600 元「振興經濟消費券」,又拿著這筆錢在台北某店家購入專用電池手把 BG-E6。

在 5D2 剛上市初期,疑似因過分保護自家的其他錄影產品,錄影功能只開放全自動參數設定,用戶無法自行設定光圈、快門等參數,Canon 吃相有些難看(此舉似乎是催生魔燈工具的動機),以及發生高光位右方黑點、錄影條紋現象等,淪為他廠用戶的笑柄。所幸這些問題都在後續的韌體更新中陸續獲得解決。

5D2 相對於 5D ,規格參數的帳面上看起來「量」的進步並不多,更多體現在「質」方面的進步。機身做工紮實,防滴防塵設計在雨天潑水環境下再也不用擔心罷工。機身內建鏡頭參數可直接修正邊角失光,可針對個別鏡頭調焦,中央對焦點的失誤機率也比 5D 明顯變少(其他 8 點對焦稍有進步,仍未達堪用級)。CMOS 超音波除塵功能,入塵情況比起 5D 大幅改善,選單設計優化以及其他更多的細項功能設定。還有 5D2 雖然畫素增加,但畫質卻明顯比 5D 更銳利、細膩,這些質的提升,讓 5D2 的使用體驗和 5D 是完全不同級別,感覺明顯比 5D 更可靠、更先進、更好用。5D2 還可以透過魔改工具「魔燈(MagicLantern)」,玩出一些原廠沒給的超級進階功能(連 RAW Video 也有),先前有寫了專文介紹:【器材改造】自產魔燈 MagicLantern,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然而 Canon 在發表 5D2 時,不僅 Nikon 已經追了上來,市場上還出現更強大的新手打怪:SONY 加入 DSLR 戰場。對比「索尼」(SONY)與「尼康」(Nikon)這兩位對手的追趕進度,佳能(Canon)的後續反倒成為牛步拖車,牙膏狂擠,導致後來不少用戶紛紛轉換系統「出佳為尼」,加上後來手機攝影功能的進步一日千里,Canon 的用戶漸漸流失。

我在購入這台機器之後不久,家裡發生了很多事,承擔責任變多,拍照時間驟減。至今僅帶著出國兩次而已(東京、上海)。另一方面手機的攝影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也讓 5D2 請出防潮箱的機會變少了,如今 10 多年過去,5D2 快門數至今也才四萬多,作品數量比起 D60 / 5D 的輝煌時代實在無法相比。而 Canon 後續發表的 5D3、5D4 進入擠牙膏的階段,也就引不起換機的念頭。(延伸閱讀:日本數位相機普及率時隔18年跌破5成

5D2 對我來說雖然使用率不高,但是也有幾次大量且高強度拍攝的場合。印象中除了剛購入沒多久曾回廠消除固定熱噪點之外,不曾發生過其他影響拍攝的問題,是相當可靠的機器,最近從 Amozon 購入 SanDisk Extreme Pro 128GB,魔燈測得 5D2 連續寫入的最高速度約為 80MB/s,實測最大可錄製 1,600x900 29.97fps 的 RAW Video,算是把 5D2 的性能撐到頂了。

5D2 錄製的自製影片:

D60、5D、5D2 這三台機器,前後串起將近 20 年的時間,也見證著 DSLR 的興衰史。

無反時代的神兵利器:Canon EOS R5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可換鏡頭無反光鏡的相機,一般通稱為無反相機。Canon 的無反相機 R 系相對於 EF 系的 DSLR 來說,最重大的改變是移除反光鏡。從 DSLR 的角度來說,由於完全繼承傳統底片單眼相機的設計,因此也一併繼承了傳統單眼相機必備的反光鏡結構(如下圖)。

單眼相機的自動對焦結構

5D4反光鏡.gif

從上圖 DSLR 的反光鏡結構與運作動畫(舉 5D4 為例),可以體會到反光鏡真是個技術複雜、又充滿底片時代沉重包袱的玩意。直到 Canon 的 R 系統直接拿掉反光鏡,不僅降低零件成本與機身重量,設計上也能讓鏡頭更靠近感光元件,不僅得以縮減機身體積,改善像差,進而降低無反 RF 鏡頭的設計難度,理論上更能設計出畫質更高,或是更輕便、更便宜的鏡頭,讓鏡頭的設計思路更加寬廣,並且徹底消滅反光鏡動作時產生的振動問題(官方說明)(延伸閱讀:RF 鏡頭 vs EF 鏡頭:兩者差異為何)。而在發展出「雙像素對焦」技術,將對焦單元直接種在 CMOS 感光元件上,使得無反相機的對焦準度、速度、對焦點分佈範圍,更是全面屌打 DSLR 經由反光鏡的「相位檢測自動對焦」。例如 RF 系出現了 600mm F11 與 800mm F11 這種小光圈的便宜長鏡,即使加上 2X 鏡使得光圈小至 F22 時也能在 R 系機身自動對焦,這是以往 EF 時代根本不可能出現的鏡頭,因為在光圈小至 F8-11 之後, EF 自動對焦功能差不多等於瞎了,這些對 DSLR 不利的因素都可歸咎於反光鏡的存在。

其實自從 DSLR 加入錄影功能且漸漸變成主流之後,反光鏡的存在就顯得越來越尷尬。對錄影來說,反光鏡根本是多餘的,對拍照來說,反光鏡動作會造成振動、快門延遲(需等反光鏡完全升起,快門才能運作),機械結構也有性能磨耗,並連帶影響其他功能,例如對焦精度下降,故障等等(EX:5D 反光鏡脫落)。換言之,自從單眼相機的底片感光部位開始數位化之後,就注定反光鏡遲早有消失的一天。記得最早這麼幹的是 SONY,因為這家公司沒有傳統單眼用戶群的包袱,並率先採用 EVF(電子觀景窗) 模擬光學觀景窗,讓體驗與邏輯能更貼近單眼相機。(無 EVF 、僅用機身 LCD 構圖拍攝則俗稱微單)

其實在 R5 之前,Canon 於 2018 年就已先發表過第一台 R 系無反相機 EOS R。然而 EOS R 在性能表現和中階 DSLR 差不多,規格與性價比也不如他廠,所以 EOS R 未能造成轟動。其實從初代 R 產品面世,也看得出 Canon 將從 EF 徹底過渡至 R 系的決心,並做好了讓 EF 用戶過渡至 R 系的準備:EF 全部鏡頭,包括 EF-s 鏡頭,都可透過 EF EOS-R 轉接環在 R 系統上完美無損運作。甚至在早期購買 EOS R(與 RP) 機身時就直接附贈 EF EOS-R 轉接環,不需另外購買。

在 2019 年初就有消息傳出 Canon 正在開發可錄製 8K 影片的 R 系相機,隨著時間推進,越來越多的小道消息,傳說規格也越來越誇張:次旗艦等級機身,搭載 8K RAW VIDEO,4K 120fps,45MP 每秒 12/20 張快門連拍(機械/電子)、IBIS 機身防抖等等 Canon 幾乎從沒實現過的夢幻規格,所以一開始很多人不相信,包括我自己,畢竟多年「牙膏廠」可不是浪得虛名。2020 年 2 月上旬 Canon 官方公開闢謠,證實了那些謠傳規格為真,這下子讓所有佳能的用戶都高潮了。隨後 R5 於 2020 年 7 月 30 上市,畫素較少的 R6 亦於 8 月 27 上市,上市價格分別是新台幣 119,000 元與 76,900 元。

R5 / R6 這兩台兄弟機橫空出世,竟導致原廠 EF EOS-R 轉接環長期嚴重缺貨,持續將近一年的時間,由此可知有多少老 EF 用戶,是多麼的飢渴難耐、迫不及待的想轉換到 R 系,市場上也掀起大量的「回佳」換機潮。

不過 R5 剛上市時,官方就直接認了「錄影過熱停機」問題的存在,市場上因此吵得沸沸揚揚(R6 也有,但討論度較低)。根據官方的資料,過熱停機現象出現在 8K / 4K60fps / 4K120fps / 4K30fps 超採,雖然不會在 4K30fps (以下)條件發生,但依然遭到不少影片工作者拍片吐槽,抱怨「過熱停止錄影」的現象造成工作困擾、種種不便等等,甚至不乏各種陰謀論,控訴 Canon 在 R5 植入假的溫控機制,質疑是保護其他錄影產品的下流手段,因為可透過 Hack 手段破解停機限制,頗有 5D2 初期故意鎖定全自動錄影的既視感。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並不是 R5 本身的問題,所謂「R5 是買拍照送錄影」,R5 商品定位是拍照用機,強大的追焦性能與拍照規格趨近完美,沒有明顯缺點,是 Canon 公關過分著重宣傳 R5 的錄影功能,而導致輿論風向炸鍋。

f2220694008040af90240dd63be127f4_EOS-R5-錄影資訊.jpeg

時間到了 2022 年 7 月,其實多數用戶已習慣 R5 過熱問題,也認為此問題已經無解時(無過熱問題的新產品 R5c 也已發表上市 ),官方冷不防釋出 R5 韌體 1.6.0 ,大幅提高過熱關機的觸發條件。歸納一些頻道主評測的結果,這個新韌體在環境溫度攝氏 27 度以下已經不會觸發過熱關機的現象,最大幅度改善錄影過熱的問題,從此 R5 過熱關機的緊箍咒終於解開了。不過 R6 的過熱關機問題沒有被新韌體修正,很明顯是官方故意為之的不慷慨,畢竟 R5 和 R6 的價差也不小。

雖然這幾年已經不常拿單眼拍照,也曾以為 5D2 會是自己最後一台準專業級相機,不過看完幾段 R5 的介紹影片(影片一影片二、)以及相關的評測文章之後,再度凡心大動。R5 完完全全擊中了我多年來的兩個痛點:

  • 動物眼睛追焦:先前的 DSLR 對於「持續不規則運動」的主題幾乎束手無策,例如貓、狗、鳥、人物運動走秀,成功率極低,大幅削減了拍照樂趣。
  • 機身防手震 IBIS:EF 鏡頭不僅全數支援 R5 ,無損運行,手邊有幾支高素質卻無 IS 功能的 EF 鏡頭,例如 EF 200mm F1.8L 與 EF 135mm F2L,上了 R5 立刻升級為 2~5 級防手震。且這兩支 EF 截至撰文目前為止,還沒有官方 RF 版(按:Canon 終於在 2022.11.02 發表 RF 135mm F1.8L IS USM,定價 2,099 美金)。防手震加上 45MP 超高畫素,實在令人心動。 

因此,落入R5 魔爪只是遲早的事,只差一個等待適當的時機跟理由罷了。2021 年 11 月初,R5 公司貨降價,又剛好遇上百貨公司的滿萬送千週年慶,以及台灣佳能(原代理商「彩虹先進」已經 GG 了)活動贈品:Sandisk Extreme CFexpress 128GB,整個算下來 R5 價格是 113,300(單機定價)- 11,000(週年慶) - 1,500(單筆十萬) - 500(預購) - 300(分期)- 7,180(贈品)= 92,820 元,這一年又有政府的五倍卷 5,000 元,R5 幾乎等同於不到 9 萬元入手,所以 11 月 4 日當晚就把 R5 帶回家了。至於長期缺貨的 EF-EOS R 轉接環和 BG-R10 電池把手 ,早在等待 R5 入手的期間內,就已經找到購買管道,買起來先放著。(2022.10.20 補充:日本 Canon 官網公告,將於 11.04 起調漲部分商品價格。R5 目前官網價税別 460,000 円(税込 506,000 円)調漲至税別 520,000(即税込價 572,000 円),台灣公司貨牌價一度降至 109,990 元,不久後又漲回 114,200 元)。

而 RF 鏡頭呢?手邊 EF 鏡頭有 9 支,防潮箱已經滿了,所以 RF 鏡頭只能先暫緩了。

2024.08.29 註:Canon 於 2024 年 7 月 17 日發表兩款無反新機,分別是 R5 繼任款 R5 Mark II 與頂級旗艦 R1 。台灣地區 R5 Mark II 單機售價 122,000 元,Kit 款<搭配 RF24-105mm F4L> 156,000 元,2024 年 8 月 29 日在台上市。R1 於 2024 年 11 月 29 日在台上市,單機售價 193,000 元,然而 R1 規格未能符合市場期待(例:未搭載全域快門),與 2021 年上市的 R3 相比更像是常規升級,因此也有人將 R1 戲稱為 R3 Mark II。

R5 上手初體驗

拿到 R5 的那幾天,終於體驗到 R5 和先前的 DSLR 巨大差異,從裡到外,一切都和過去使用的 DSLR 有著天壤之別,例如截然不同的觸控介面,EVF 取代 OVF 之後的全新體驗,強烈感受到 R5 已不再是一台單純的數位相機,對焦表現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便是 EF 鏡頭,上了 R5 的對焦速度跟精度皆全面提升,頗有吃了壯陽補藥、打滿雞血的威猛感。另外,R5 雖然功能強大,但設定邏輯很複雜,不少功能互相限制,開啟了 A 則 B 被自動禁用,但 A 和 B 卻各自分布在不同的選單位置上,得多花些時間適應。R5 某些帳面上的功能,背後是有條件的,例如啟用電子快門就無法使用 HDR PQ(即 10-bit 的 HEIF 圖檔。這限制已在 R5 Mark II 解除),機械快門 12fps 就有鏡頭、電池、電量、拍攝參數等複雜的限制,支援 Type-C 外部充電也必須是使用 LP-E6N/LP-E6NH 電池(LP-E6 不支援)等等,上了 BG-R10 把手之後,與電池相關的限制條件又變得更加複雜,為了搞懂這些「功能邏輯」很燒腦。以前 DSLR 機器即使再久沒碰,一拿在手上還是可以 10 秒內上工,但 R5 對我來說就真的不行了,每次請出防潮箱,就像陌生人重新認識新朋友那樣的感覺。至於機身 IBIS 那就真的好厲害,以 EF 135mm F2L 來說,快門 1/30 成功率還有七成以上,這是以往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只是 R5 入手至今也好幾個月,2020 年開始的疫情也還沒正式結束,一直沒有帶 R5 出遠門拍照。在購入 R5 之前的手機也從 iPhone 5s 換成 iPhone 13 Pro ,手機拍照與錄影性能大幅提升,讓 R5 能走出防潮箱的理由似乎又更少了。所以 R5 除了只在上次 GPiCase 維修時派上用場之外,其實也還沒正式上工,R5 目前暫時沒什麼作品。

R5 + EF 24-105mm F4L 手持錄影:

從 R5 的性能表現來看,目前似乎沒什麼要許願了。希望未來能藉由 R5 這台機器,找回更多屬於拍照的樂趣。

儲存策略的改變:高速 CFexpress

手邊的四台機器:D60、5D、5D2、R5,前三台的儲存媒體都是使用 CF 卡,到了 R5 則改為雙卡規格:一個 SD 卡槽支援 UHS-II 規格(最高速度 300MB/s),以及一個 CFexpress Type B 卡槽,與 CF 卡並不相容。R5 錄製 8K RAW 影片的位元率高達 2,600Mbps,相當於每秒 325MB 以上,因此只有在插入 CFexpress 卡時才能解鎖 8K RAW 影片(以及 8K ALL-I 格式)。購買 R5 時官方促銷活動附贈的 Sandisk Extreme CFexpress 128GB ,也只能錄製約 6 分鐘的 8K RAW 影片 。

雖然用到 8K RAW 錄製的機會是微乎其微,但只能錄 6 分鐘這件事,總讓人覺得 128GB 似乎不太夠用,心裡老想著再添購一張。然而 CFexpress 這玩意在目前來說還是貴森森啊~以 Sandisk 品牌為例, 512 GB 台灣定價就要 19,680 元,在美國 Amazon.com 活動打到骨折之後也要 11,xxx ~ 14,xxx 之間,與當前個人電腦 DIY 市場採用的 PCIe 3.0/4.0x4 NVMe 512 GB SSD 價格已落入兩千元的價位相比,價差鉅大,實在是狠不下心來剁手添購。

所幸這個問題如今迎來了折衷方案。由於 CFexpress 的技術標準是沿用個人電腦的 PCIe 3.0x2 規格,於是有人把腦筋動到個人電腦使用的 PCIe NVME SSD 移植到 CFexpress 介面上(產品)。後來有些電腦 3C 產品開始採用體積更小的 2230 NVMe SSD,廉價 CFexpress 折衷方案終於迎來了曙光,市場上出現了能將 2230 SSD 完整塞進 CFexpress Type B 的轉接套件。在 2023 年 2 月終於忍不住剁手了,從淘寶上不同賣場,各自淘了一張鎧俠 KIOXIA(即東芝 Toshiba)BG5 2230 SSD 512GB(RMB 399)與轉接套件(RMB 219)。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實測 R5 的確可用,8K RAW、20fps 連拍、插拔流暢等全都沒問題。以 20fps 拍攝 RAW + JPEG Large Fine 來說,快門按下 10 秒鐘後釋放快門約不到 4 秒即可回血,產出 121 張,總容量 9.46GB。而 Sandisk 128 G 的數字是快門 10 秒後需 8 秒回血,產出 107 張,總容量 7.48 G,土砲改裝的性能表現的確比較好,估計約和 Sandisk CFexpress 512G 的版本相當。

目前的情況是 2230 SSD 並未出現在一般的零售市場,能買到的 2230 SSD 多半是拆機或是二手品。買到的這顆 SSD 雖然是二手的,不過通電時間只有 10 小時,已經讀寫約 500GB 的數據。轉接套件包含一張 PCB 版,兩片鋁合金外殼,螺絲貼紙若干,這樣就要價近千元台幣,雖然不便宜但做工品質精良,切削精準細緻,質感很好,外觀顏值看起來和 CFe 卡相當,確實有它的價值。重點是全部含寄回台灣的運費,一共才三千元新台幣還有找,和動輒超過萬元的正規 512 CFe 產品相比也只是零頭數字,更別說支援 UHS-II 規格的 512G SD 卡一張也要破萬元,這可是具備 CFexpress 卡槽才能實施的高速低成本方案,CP 值真的是超級划算。

就理論上來說,將 2230 NVMe SSD 改裝成 CFexpress 的土砲改法並不會造成讀寫性能損失,唯一要注意的是電腦 3C 的工作環境與相機有些不同,CFexpress 需考量防水、抗摔、高溫等使用情境,而相機的散熱環境較差,土炮製品觸發升溫導致寫入速度下降的可能性較高。

相機與 2230  NVMe SSD 相容性測試表

CFexpress SSD 相容性(23.04.12).png

(註:海力士 SKhynix BC711 2230 SSD 必須限定韌體版本為 41000C20 才能給相機使用,小心別買錯了)

R5 手冊沒說清楚的部分

  • PD 供電:PD 必須支援 9V/3A 輸出。經實測,兩款千元上下「小米行動電源 10000  33W 口袋版 Pro]與「小米行動電源 20000 50W」也可對 R5 相機進行充電與供電。對 R5 供電時,機身內必須裝入電池。安裝電池手把時,也必須安裝一顆以上電池才能啟動 PD 供電。即使裝入 LP-E6 時,也能使用 PD 供電。使用 PD 對 R5 供電時,螢幕上的電池圖示會呈現灰色。
  • USB 充電:機身電源必須關閉才會進行充電。支援 LP-E6N 與 LP-E6NH,不支援 LP-E6。安裝電池手把時,若其中有 LP-E6 ,另一顆即使是 LP-E6N 或 LP-E6NH,也不會進行充電。

鏡頭使用心得

簡單聊完了機身,再寫一點關於鏡頭的故事。手邊目前有 9 支鏡頭,全都是 Canon 原廠鏡。

廣角段變焦鏡:EF16-35mm f/2.8L,EF16-35mm f/4L IS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在 2002 年時就購入了 EF 16-35mm F2.8L ,是我使用最多且最頻繁的鏡頭之一,多年南征北討,外觀戰損連連,相當耐操的鏡頭,對焦速度也快。不過它也是 L 鏡中畫質最糟糕的鏡頭,中央畫質尚可,但是邊角畫質簡直慘不忍睹,變形與失光也很明顯,抗耀光能力也不好,星芒是 14 星發散尾也不討喜。在購入 R5 之後,使用 R5 的合焦指示+景深預覽時,才發現它還有另一個問題:縮光圈焦點後移,也就是光圈全開 2.8 對焦完成之後,拍照時若光圈小於 2.8 ,合焦點竟然會往後移(遠離拍攝者)。換句話說,此鏡完全不適合縮光圈拍近物。

EF 16-35mm F4L IS 是我目前為止最後購買的鏡頭(2014 年),買它的原因單純是想用來取代 16-35mm F2.8L,因為除了上述缺點皆有改善之外,兩者濾鏡口徑一樣都是 77mm。不過這支買來之後幾乎沒用過,只有在 GPiCase 維修搭配 R5 上工過一次。實測之後發現,畫質和星芒表現完全碾壓 16-35mm F2.8L,也是手邊唯一一支能在 R5 上成功驅動機械快門 12fps 的 EF 鏡頭。

中焦段變焦鏡:EF28-135mm f/3.5-5.6 IS,EF24-105mm f/4L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EF 28-135mm f/3.5-5.6 IS 是連同 D60 一起購買的第一支鏡頭,塑膠感明顯,鏡頭伸長時前段會明顯晃動,做工感覺不太紮實。它的 IS 是最早的第一代防手震。上腳架固定之後開啟 IS ,會發現畫面仍會呈現緩慢的小圓軌跡移動,快門稍微慢一點就會影響畫質,所以第一代的 IS 上腳架之後必須關閉。這支鏡頭畫質不太好,買來後反而不常用,大部分時間躺在防潮箱內,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EF 24-105mm f/4L 是購買 5D2 kit 組搭配的鏡頭,完全取代 28-135mm f/3.5-5.6 IS ,對焦迅速,婚宴、活動側拍、網拍商品、旅遊紀實等皆可勝任,用途廣泛,相當實用的鏡頭。不過畫質普通,尤其是 24 端邊緣畫質不太行。

長焦段變焦鏡:70-200mm f/4L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這支也是連同 D60 一起購買的第一隻鏡頭。畫質不錯,對焦迅速。只是它是第一代的小三元,沒有 IS,光圈 F4 也不大,以往在 200mm 端且亮度不足的情況下(陰天、傍晚)很容易手震失敗,因此環境許可的話,會儘量以 135mm f/2L 來取代。

廣角定焦鏡:EF35mm f/1.4L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35mm 焦段雖然適合拍風景,不過我個人比較常用來拍美女人像。通常距離被攝者不會太遠,是雙方都能體驗拍攝樂趣的距離,但需要有一定的默契基礎才行(你懂的...)。35mm f/1.4L 大光圈的微廣角、淺景深、邊角微量失光的迷人調性,必須在全幅機上才能充分展現這些特質。

EF 35mm f/1.4L 作品: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9.06.19 台南四草。
Canon EOS 5D Mark II,EF35mm f/1.4L@F1.4。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9.06.29 台南四草海邊。
Canon EOS 5D Mark II,EF35mm f/1.4L@F1.4。

中距定焦鏡:EF50mm f/1.4 USM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EF50mm f/1.4 這支不常使用,光圈全開畫質鬆散且紫邊色散明顯,光圈需縮至 2-2.8 以後才能接受。其實非 L 鏡都有光圈全開時畫質鬆散的特性。這支鏡頭在自動對焦動作時噪音稍大,不太適合拿來錄影。

表現優異、價格相對便宜的長焦定焦鏡:135mm f/2L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EF 135mm f/2L 畫質銳利,對焦迅速準確,成像變形輕微可忽略,價格在 L 鏡中也不貴(新台幣三萬有找),唯一挑惕的部分是 L 鏡卻沒有防滴防塵的膠環。大約在 2005 年入手 5D 之前幾個月時購入。關於這支 135F2L 還有一段特別的故事。

在購入 5D2 之後,由於錄影時需要手動對焦,才發現這隻 135F2L 的手動對焦出現一些問題(自動對焦正常)。帶著這支鏡頭到當時代理商的高雄分公司打算進行維修,卻沒想到與維修人員發生了一點不愉快,不得已只好自行 DIY 解決了這個問題。隨後將這整件事發表在 Mobile01 上(文章很長),引起廣泛且熱烈的迴響。後來聽業界朋友說,這篇文章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導致代理商於高雄分公司的維修業務被回收。

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2011 年 5 月),這支 135F2L 的對焦模組就真的掛點了,記得是自動對焦往後跑到一個距離之外就不會動了。趁著某次出差時順便把鏡頭帶去台北修理,幾天之後修好寄回來,更換對焦模組費用 3,400 元,如今仍是頭好壯壯。這支是手邊所有的 EF 鏡頭中,唯一送修過的鏡頭。

這支鏡頭是知名的人像用鏡,在特定場合下也相當適合風景題材,獨特的「背景延伸、又壓縮、並帶點虛化感」只有在全片幅機身時才能完全展現出來。

EF135mm f/2L 作品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6.03.09 台南市東豐路。Canon EOS 5D,EF 135mm f/2L@F2。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6.04.04 日本京都哲學之道。Canon EOS 5D,EF 135mm f/2L@F2.2。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 2009.11.24 台南顯草。Canon EOS 5D Mark II,EF 135mm f/2L@F2

近攝微距鏡:E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待補>

傳說級長焦神鏡:EF200mm f/1.8L USM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EF200mm f/1.8L USM 是 Canon EF 鏡頭群中具有「傳奇色彩」的鏡頭之一(另一支是極其罕見的 EF1200mm f/5.6L),在國外攝影圈還有個特別名稱叫「索倫之眼」(The Eye of Sauron)。2008 年中,攝影的朋友傳來一則消息,説台南大華剛上架一支二手 200F1.8L 販售 ,隔天我就去店裡把它帶回家了,算是目前唯一一支以二手購入的鏡頭。這支鏡頭連同外箱的部分,直接佔去防潮箱 1/3 空間。原本是打算玩一陣子就轉手賣掉,結果還是留了下來。

從 1988 年 Canon 就發表 200F1.8L 來看,當時 EF 系統也才發布沒多久,頗有技術展示大於實用性的意思。內置濾鏡口徑是極少見的 48mm,對應的 UV、ND 、超薄 CPL 等濾鏡比日本製壓縮機還要稀少。對焦系統搭載較少見的「focus by wire」,特點是對焦模組必須在鏡頭通電下進行,帶來的優點和缺點也是明顯兩極,增加故障風險。據說 200F1.8L 在它的產品週期 1988 ~ 2004 年內生產 8,000 支。現在 Canon 早已不維修此鏡,在壞一支就少一支的現況下,成了某些收藏者的目標,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還不到「稀有」程度,海內外的二手網拍仔細找找還是看得到有人賣,目前價格大約落在台幣 8 萬多到 12 萬之間。Canon 後來在 2008 年發表 EF 200mm f/2L IS 取代 200F1.8L,重量減輕 0.5 公斤又有 IS 防手震,並且光圈 2.8 以後的畫質解析度輾壓 200F1.8L ,最近對焦距離也從 2.5m 減至 1.9m,內置濾鏡口徑也改成常見的 52mm,就實用性與機動性來說, 200F2LIS 的確比 200F1.8L 好上很多,所以二手價也比 200F1.8L 貴一點。

然而這支 200F1.8L 之所以稱為「傳奇」,原因就落在它 1.8 超大光圈上。這支鏡頭和一般認知的鏡頭特性都不一樣,它的最佳畫質就出現在最大光圈 1.8 ,解析度極佳,並小勝 200F2LIS 於最大光圈 2.0 的畫質(PK 文),以及 F1.8 大光圈的紀錄幾乎不可能被超越,加上停產多年,所以就愈發它的傳奇色彩。

下面這張圖是光圈 1.8 的局部 1:1 檢視,原圖(右下角白框)為半身人像,可清楚看出角膜放大片上面的花紋: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所以在用這支鏡頭時,一律最大光圈 1.8 給它拍起來就對了。光圈一縮畫質就開始下降,個人實測縮到 5.6~8 就軟了不太行(要縮光圈拍的話,直接用 70-200 就行了,何必呢?)加上它 3 公斤的重量和龐大的體積,實在不好帶出門,以及沒有 IS 加持,綜合起來稱不上實用。現在搭配 R5 的 IBIS 機身防手震,實測 1/30 秒還有過半的成功率,希望能增加一點實用性。

正因為光圈 1.8 能同時表現「超級銳利畫質」與「超級淺景深」的畫面效果,搭配全片幅機身拍人像時,能呈現超級誇張「主題與空間抽離」的背景虛化效果,極具獨特的影像魔性他鏡無可取代,所以是我個人喜歡的鏡頭之一。

EF200mm f/1.8L USM 作品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10.02.04 高雄小港。
Canon EOS 5D Mark II
EF 200mm f/1.8L@1.8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8.08.03 高雄一號船渠。
Canon EOS 5D
EF 200mm f/1.8L@1.8 

【攝影器材】我的攝影故事
↑↑2008.12.06 高雄橋頭糖廠。Canon EOS 5D,EF 200mm f/1.8L@1.8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jenq 的頭像
    benjenq

    -Ben's PHOTO-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