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蘋果公司於美西時間 2022 年 6 月 6 日早上 10:00 (台灣時間 6 月 7 日凌晨 01:00 )舉辦 WWDC2022 開發者年會。這次仍因 COVID-19 疫情影響,和近年一樣採用線上預錄影片的形式,發表自家產品的作業系統更新版,依出場順序依序為:iOS 16、watchOS 9、macOS 13,iPadOS 16,中間穿插智能家居(Home App / matter 協議)、CarPlay 車載系統、Health 健康身活等項目的介紹,以及發表搭載 M2 晶片的新款 Mac 產品 MacBook Air 13 與 MacBook Pro 13(這兩款規格幾乎沒什麼差別,最低規的價格也只差 2,000 元台幣)。至於 tvOS 這次依然不見蹤影,感覺上實在沒啥亮點跟槽點(槽點在先前都已經吐光了),我甚至沒注意 KeyNote 活動時間就跑去睡了,直到隔天看到新聞才記得有這回事,只好重看影片和上網搜尋懶人包看重點,似乎也沒啥重點。
iOS 16 比較稱得上亮點的新功能是可客製化的鎖機畫面。蘋果花了好大的篇幅來介紹新的鎖機畫面,除了能依個人喜好編修畫面風格,也能進行一些功能操作。坦白說既然是「鎖機」畫面了,我個人覺得繼續在鎖機畫面上作文章似乎沒啥必要,搞到後來「鎖機畫面」都不「鎖機」了,不如重新思考「鎖機畫面」是否必要,拿起手機的那一刻起,手機只展示個人常用或是希望看到的東西即可,不一定要鎖機了。其他的 App 新功能,看起來似乎可有可無,不細談了。
這次 iOS 16 直接淘汰了 A9 和 A10 兩代機器,iPhone 6s 、第一代 SE、跟 iPhone 7 同時遭到放生,所以 A10 系列(iPhone 7)的 iOS 支援跨度只有 6 版(iOS 10~15),比 iPhone 6s 還少一版,因此 A9 系列(iPhone 6s)依然是最長命的產品系列(iOS 9~15)。
macOS 從前年開始使用大版號,今年發表的 macOS 新版號是 13。照慣例再找一個加州地點來命名,這次選中一個叫 Ventura(范杜拉)的地方。爬文了一下,Ventura 也是位於加州沿海的一個小市鎮,位於 Monterey 的(東)南方,目前似乎也是以觀光為業的景觀小鎮,距離洛杉磯不到一百公里,約一個多小時車程。這次的 macOS Ventura 官方強調最新的 Metal 3 API 加強了遊戲性能表現,其中 MetalFX UpScaling 可以提升成像及反鋸齒等表現,提升畫面質素及流暢度。會中展示 macOS 運行 No Man's Sky(無人深空)、GRID Legends,以及 Resident Evil Village (惡靈古堡8村莊)三款知名 PC 遊戲的運行畫面,也預告即將在 macOS 上推出這些遊戲。種種跡象看來,蘋果有意扭轉長期以來 macOS 不擅於 3A 遊戲的印象。
大家應該還記得 2017 年 macOS 10.13 High Sierra 才大肆宣稱 Mac + eGPU 也能實現 VR 遊戲的說法,然而遷徙到 Apple Silicon 之後, eGPU 功能等於武功全廢,所以這次蘋果是否能成功逆轉 3A 遊戲平台的劣勢,後續仍有待觀察。
另外還有個印象深刻的「亮點」: macOS Ventura 在「接續互通」的功能上持續加油添醋,推出了「攝影機接續互通」的功能。 如下圖所示,透過一個簡單的接合配件,可以把 iPhone 的後攝影鏡頭變成 Mac 的前攝相機。蘋果強調接續動作一氣呵成,相關裝置會自動偵測、判定、啟用,用戶不需特別設定。
我倒是很好奇一支兩百多克的 iPhone 13 Pro 掛在螢幕上是什麼感覺?像直播主用手機三腳架在電腦旁邊,可以調角度,應該也不錯吧?
另外補充一個發表會上沒提到的事:iOS 16 / iPadOS 16 /tvOS 16 新增支援多款藍芽遊戲控制器,有國外的網友測試支援任天堂 Switch 的 Joy-Cons 連接器,並且可選擇左右各一支、或是左右合併為一支。
macOS 13 Ventura 對黑蘋果的影響
Ventura 支援的機型如下:
- 2017 Macbook (Kaby Lake)以後
- 2018 Makbook Air (Amber Lake)以後
- 2018 Mac mini (Coffee Lake)以後
- 2017 Makbook Pro (Kaby Lake)以後
- 2017 iMac (Kaby Lake)以後
- 2017 iMac Pro(Skylake) 以後
- 2019 Mac Pro (Cascade Lake)以後
- 2022 Mac Studio(M1 Max / M1 Ultra)
與前一版 Monterey 相比,刪除的機型:
- 2016 Early MacBook (Skylake)
- 2015 Early MacBook Air(Broadwell)、2017 MacBook Air(Broadwell)
- 2014 Late Mac mini(Haswell)
- 2015 Early MacBook Pro(Broadwell)、2016 MacBook Pro(Skylake)
- 2015 Late iMac(Broadwell、Skylake)
- 2013 Mac Pro(Ivy Bridge)-> 俗稱垃圾桶、骨灰壇
和上次 Monterey 一樣,才過了一年又淘汰兩代的機型(第 4/5 代 Haswell/Broadwell、第 6 代 Skylake)。從最近兩次 macOS 更新看來,蘋果過渡到 Apple Silicon 之後,便快馬加鞭,更激進淘汰 Intel Mac 的速度,這點實在令人憂心。
黑蘋果安裝 Ventura
在 WWDC 第一場發表會結束之後,蘋果公司立刻對開發者釋出 Ventura Beta 版,從幾個黑蘋果社群網站看到的消息是不少用戶在第一時間就能順利安裝成功,好像沒啥難度似的。在釋出約兩週後,我也找時間玩玩看。不過還是那句話:「我的命運總是比別人坎坷」,第一次安裝並沒有一次到位。
黑蘋果三號機規格:
- CPU: Intel core i7-10700K with Intel UHD 630
- GPU: Radeon RX VEGA 56 AIR Boost 8G OC
- 主機板:Gigabyte Z490 VISION G
- 記憶體:Kingston DDR4-3600 16Gx4
- SSD:Samsung 970 EVO 500G
- WIFI/BT:BCM94360CD
安裝方式就不詳述了,全都是老方法:
1. 使用開發者帳號下載安裝開發者描述檔:這個描述檔案不綁定開發者帳號,一般用戶可搜尋看看,已有人釋出。
2. 透過系統偏好設定,下載 macOS 12 Beta 安裝檔。
3. 準備一支 >= 16GB 隨身碟,格式化成 GUID 分割區配置表架構、 MacOS 擴充格式(日誌式),名稱 Untitled
4. 接下來取決於 USB 的速度,製作 USB 安裝碟大約 10 - 30 分鐘。開啟終端機,執行
$ 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13\ Beta.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Untitled --nointeraction
5. 製作 OpenCore Bootloader,放入 USB 的 EFI 空間。
6. 以 USB 開機,依照畫面指示安裝。
進行到這裡遇到了一點問題。本來使用的是 OpenCore v0.7.7( 可引導 macOS 11 / 12 開機 ),boot-args 即便加上 -lilubetaall 參數,USB 還是無法進入 macOS 13 Ventura Beta 的安裝程序, -v 模式就直接卡在第一個畫面 EB。趕緊上網查了一下,說是 macOS 13 的 EFI 開機程序發生了些變化,OC/config.plist 的 Booter -> Quirks -> AvoidRuntimeDefrag 必須要改為 False 才行。我照著做之後的確是成功進入安裝程序,不過這個設定又是黑蘋果必要修正,改成 False 總讓人心裡不踏實。繼續上網查了一下,不少人反映 AvoidRuntimeDefrag 改為 False 之後, NVRAM 就出現了異常情況。
所幸這個問題在最新版的 OpenCore v0.8.2 已經有解了,可以在 AvoidRuntimeDefrag = True 的設定下進行,但此時 OpenCore 的官方 Release 版本還在 v0.8.1,只好自己編譯一個最新版的來用。編譯的方式可參考先前的文章「幸運不再 - 大遷徙時代來臨」,這次我使用的是 chris1111/OpenCore-Creator 方法,因為操作方式最無腦,還可以順手把最新版 Kexts 編一編。
在更新 OpenCore 至 0.8.2 ,與最新版本的 Kexts 四寶( Lilu、VisualSMC、AppleALC、WhateverGreen)之後,macOS 13 Ventura Beta 就很順利地安裝起來了(保留 -lilubetaall 參數 )。
macOS 13 Ventura Beta 初體驗
首先感受最強烈的是,沿用超過十年的「系統設定」介面完全大改,變成跟 iPad 那種「左 Master - 右 Detail」樣式,調整項目的邏輯安排也是大幅更動。真的是,超。級。不。習。慣!例如我要找檔名排序的方式,以及想把藍芽的開關放在選單列,真的是找到吐血才找到。
另一個感受強烈的是「幕前調度」(Stage Manager)的新功能。
這個有點像玩卡牌的邏輯,非工作中的視窗在左邊呈現 45 斜角排列,這種設計可確保工作視窗能佔盡最大的桌面範圍,並且把工作視窗最小化之後,也能直接讓桌面露出,不用一個一個視窗去點擊最小化。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是,有一好就沒兩好。例如有些工作需要好幾個不同的應用程式視窗,需進行交叉比對內容,或是互相複製貼上等等操作,就會看到各種工作視窗像卡牌那樣換來換去時,動畫是切來切去又滑來滑去,嚴重干擾操作的節奏,一段時間下就來會感覺到頭暈噁心,不太舒服。
還有,「照片」新增「拷貝主體」功能:
它會自動偵測照片中的主體範圍,邊緣用高亮動畫顯示(不是每一次都很準就是了),拷貝出來的主體可以貼到其他文件中...
我覺得這個算是 macOS 13 Ventura 最大亮點了,主題去背變得超級簡單,以後要製作下面這類圖片時就容易許多。
黑蘋果運行 macOS 13 Ventura 目前遇到的問題:
(ㄧ)黑蘋果三號機
Z490 先前遇到的兩大問題:Intel HDMI Audio 與 Intel I225-V 有線網卡驅動,在今年 4、5 月份已陸續獲得解決(見文章)。黑蘋果三號機安裝 macOS 13 Beta 完成後快速瀏覽了一下,並沒有發現新的問題,凡舉內顯、獨顯、音效(含 HDMI Audio)、藍芽、有線與無線網路、AirDrop 等不需要 AppleID 的硬體功能 ,全數皆正常運作。另外有遇到無法啟用帳號自動登入的情況,估計應該是 Beta 版的 BUG(Beta 2 已解決)。
然而 macOS 13 僅支援 2017 + 的 Mac 電腦,以及這則討論串「macOS Ventura and OpenCore Legacy Patcher Support」中可知,Apple 這次大跨度刪除不少 Kext 驅動,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我嘗試將 boot-args 加入 e1000=0 ,也就是試圖載入舊版的 Intel I225-V 有線網卡時,網卡直接罷工,驅動沒有成功(系統報告內無識別有線網卡)。調查 IONetworkingFamily.kext 發現裡面已經沒了 AppleIntelI210Ethernet.kext 驅動(com.apple.driver.AppleIntelI210Ethernet)。
換言之,不幸應驗了先前的預言,最新的 macOS 13 Ventura 已經刪除 Intel I225-V 的舊版驅動,必須使用新的驅動(com.apple.DriverKit-AppleEthernetE1000.dext)才能運作,然而使用新版驅動又意味著必須解決長久以來 VT-d 導致黑蘋果系統崩潰、當機的老問題等等。解決方法詳情可參考文章「【黑蘋果】補完 Z490 VISION G 黑蘋果平台 - 含 Intel I225-V 修正」。
如果搞不定黑蘋果的 VT-d 問題,堅持要使用舊版驅動的話,網路上流傳的解法是從 macOS 12 Monterey 拷貝 AppleIntelI210Ethernet.kext,然後放到 EFI/OC/Kexts 底下,在 config.plist 的 Kernel > Add 內設定啟用即可。我個人沒有測試過這個方法是否可行。
除了 Intel I225-V 的變動之外,這篇文章詳列出 macOS 13 Ventura 在作業系統層面改動哪些項目。
(二)黑蘋果二號機
黑蘋果二號機自 12 月 3 日復活之後,也找了時間測試。很遺憾的是,即使將 SMBIOS 改為 iMacPro1,1,依然還是無法執行 macOS 13 Ventura。可以進入 USB 開機程序,然而在安裝完成之後第一次開機就呈現 panic 當機卡死的情況,據說是 macOS 13 Ventura 使用了 AVX2.0 指令集,這玩意是 Intel Haswell CPU 也就是第 4 代以後才開始支援。另外 macOS 13 Ventura 也移除 Intel 第三代 Ivy Bridge CPU 以前的電源管理模組(Power Management),看來第三代的 Ivy Bridge 恐怕是機會渺茫了。
(2023.04.05 補充)Ivy Bridge(Intel 第三代 CPU)運行 macOS 13 Ventura 已經有解了。雖然 macOS 13 Ventura 淘汰掉不支援 AVX2.0 的 CPU,不過據說為了 Rosetta 2 相容性問題,蘋果公司不得不在 Apple Silicon 的 macOS 作業系統中保留 AVX2.0 版以前的 dyld 共享緩存(shared cache),讓不支援 AVX2.0 的老舊 CPU 意外獲得一線生機。依照這篇文章的「Re-enabling ACPI Power Management in macOS Ventura」段落中「Re-enable ACPI CPU Power Management」的操作說明,終於讓 Ivy Bridge CPU 的黑蘋果二號機成功運行 macOS 13 Ventura,內顯(HD 4000)、獨顯(GTX-780)、音效(含 HDMI Audio)、藍芽、有線與無線網路等,全都正常運作,操作時也很順暢。
做法不難,只需修改幾個 OpenCore 的 BootLoader 設定即可。簡單概述一下:
黑蘋果二號機硬體:
- CPU:Intel Core i7-3770
- GPU:NVIDIA GTX 780 3G
- RAM:DDR3-1600 8GBx4
- SSD:EZ-LINK T-34 256GB
OpenCore 設定方法概述:
- 使用 OpenCore 0.9.1 以上的版本。Kexts 四寶(Lilu、VisualSMC、AppleALC、WhateverGreen)也一併更到最新。
- EFI\OC\config.plist 先將 SMBIOS 改為 iMacPro1,1
- EFI\OC\Kexts 加入四個 Kexts:AppleIntelCPUPowerManagement.kext(下載)、AppleIntelCPUPowerManagementClient.kext(下載)、CrytexFixup.kext(下載)、RestrictEvents.kext(下載)。四個 Kexts 的 MinKernel 都設定為 22.0.0。
- 如果使用的是 AMD 的顯卡(Polaris、VEGA56/64,RDNA...),boot-args 加上 -amd_no_dgpu_accel,或是 -radvesa 強迫使用基本 VESA 顯示模式(說明),不然可能會出現黑畫面。我使用的是 NVIDIA GTX 780,不用加上這個參數。
依上述步驟修改好的 OpenCore 就能用來引導 macOS 13 Ventura 安裝碟和作業系統。裝完 macOS 13 Ventura 之後,會發現操作介面非常卡頓,原因是 macOS 13 Ventura 拿掉了 NVIDIA GTX 780 的驅動。接著再安裝 OpenCore Legacy Patcher,將 GTX 780 的舊版驅動裝回去。
安裝 OpenCore Legacy Patcher (下載)的步驟如下:
- 先將 EFI\OC\config.plist 的 boot-args 加入 amfi_get_out_of_my_way=1,csr-active-config 改為 03080000 (即 0x803)。改完之後重開機,後續才能在 Ventura 系統中順利安裝 OpenCore Legacy Patcher。
- 解壓縮並執行 OpenCore Legacy Patcher,之後按圖操作即可。
重開機之後,NVIDIA GTX 780 3G 就回來了。如果在 BIOS 開啟 Intel Ivy Bridge 的內顯 HD 4000 的話,也會一併把 HD 4000 的驅動裝回來。
當一切完成之後,可以把 SMBIOS 改回原來不受 macOS 13 Ventura 支援的機型(例如 iMac13,2) 。
OpenCore Legacy Patcher 補充:
- 目前貌似不支援 AMD 的 Polaris / VEGA / RDNA 的顯卡。用 VEGA56 測試發現無法驅動圖像加速。
- 這篇文章提到,使用 RestrictEvents.kext (v1.1.3+) 並加載 revpatch=sbvmm 參數,就可以讓不受新版 macOS 支援的 Mac 機型,也能收到更新,但前提是必須先將 macOS 升級到 11.3+ (Big Sur) 以上才有作用。
(三)HP Probook 430 G3 / G2
以 430 G3 這台 Intel 第六代的 Skylake 來說,原本嘗試了很多次,都無法讓這台機器進入macOS 13 的 USB 安裝程序,-v 模式一直卡在某個循環死結(補充:移除 PciRoot(0x0)/Pci(0x2,0x0) 內的 device_type 屬性就可以了),所以 430 G2 我就沒有嘗試了。Ventura 刪除了 Intel 5/6/7 代的驅動,看來手邊的蘋果設備又被 Ventura 淘汰了兩台。
後來從網友的分享看到這篇文章「SKYLAKE 如何吃上最新黑苹果 MACOS VENTURA」 ,決定再嘗試一下。先更新了相關驅動,再照該文章內容依樣畫葫蘆,於是 430 G3 也莫名其妙的成功了。
它的原理是透過修改 OpenCore 的 config.plist,將 Skylake 架構偽裝成 Kabylake 架構,概略作法如下:
1. 升級 Bootloader: OpenCore 一樣使用上述的六月份 0.8.2 自行編譯版,Lilu.kext 更新至 1.6.1/Release,WhateverGreen.kext 更新至 1.6.0/Release,RealtekCardReaderFriend 更新至 1.0.3/Release。
2. 修改 OpenCore 的 config.plist:
2.1 偽裝 iGPU 為 Kabylake: :
DeviceProperties > Add > PciRoot(0x0)/Pci(0x2,0x0) 修改以下內容
Key | Type | Value |
AAPL,ig-platform-id | Data | 筆記型:00001B59 桌上型:00001259 |
device-id | Data | 16590000 |
(**選用,也可以不做)NVRAM > Add > 7C436110-AB2A-4BBB-A880-FE41995C9F82 > boot-args 加入 -disablegfxfirmware 參數。
2.2 偽裝 CPU 為 Intel 第七代
有兩種做法,擇一即可:
- boot-args 加入 lilucpu=9
- PlatformInfo -> Generic -> ProcessorType (Number) 修改為 1537 (即 HEX 值的 0601 ,詳情可參考 AppleSmBios.h 第 167 行以後)
2.3 PlatformInfo 的 SMBIOS 修改為 MacBookPro14,1 (使用 GenSMBIOS 工具),否則即使進入 USB 安裝程序也是無法安裝。
安裝完成之後必須再改回原來使用的 MacBookPro13,1 ,並且在 boot-args 加入 -no_compat_check ,否則藍芽可能會發生罷工。
簡單測試一下,發現 430 G3 的 HDMI 埠沒有作用,尚未發現其他問題,顯示/音效/無線網路/有線網路/藍芽/USB/內建觸控板/鍵盤熱鍵/內建 SD 讀卡機等基本功能皆運作正常,就連神奇的 Google Chrome 上 Youtube 播放 HDR 影片的功能也還在。不過感覺上不太穩定,例如安裝的過程中的重開機會卡住,需手動切斷電源重開,以及播放影片時卡卡不順、甚至畫面凍結,和關機卡住等現象。由於目前還在 Beta 階段,一切得等將來正式版上市之後,才能進一步確認問題出在哪裡:到底是 Beta 版的問題,還是 Skylake 偽裝之後的相容性變差,又或者能透過更新 OpenCore / Kexts 就能改善等。
從 macOS 13 Beta 總總激進的跡象看來,Apple 是真的加速遷徙至 Apple Silicon 的步伐,黑蘋果的末日鐘聲恐怕在未來三到四年內響起、甚至更短。有點令人不開心。
其他 Skylake 偽裝成 Kabylake 的 boot-args 參數說明(僅供參考):
lilucpu=9 | 將 Skylake CPU 模擬成 Kaby Lake CPU |
-igfxsklaskbl | 將 Skylake GPU 模擬成 Kaby Lake GPU |
-disablegfxfirmware | 防止 KBL iGPU 啓動的時候無限循環重試 |
-wegnoegpu | 禁止一切除了 iGPU 的其他 GPU,比如 AMD 或者 NVIDIA |
補充:lilucpu 值列表
4 | Sandy Bridge |
5 | Ivy Bridge |
6 | Haswell |
7 | Broadwell |
8 | Skylake |
9 | Kaby Lake |
10 | Coffee Lake |
補充:
1. 美商蘋果公司已於 2022 年 10 月 24 日(台灣時間 2022 年 10 月 25 日凌晨)正式發佈 macOS 13 Ventura 作業系統。
2. 安裝 macOS Ventura 13.2.1 以前的版本時,在第二輪重新開機後進行至「剩餘時間 24 分鐘」,也就是差不多要重新開進行第三輪之前,如果安裝系統空間 <=128GB,可能會遇到「準備軟體更新項目時發生錯誤」而無法繼續安裝的問題。更換至更大的硬碟空間即可解決(參考來源)。
3. 升級或直接安裝 macOS Ventura 13.3+ 版本以上,在滿足某些特定條件時,可能會發生 Wifi 不正常的情況。解決方式可參考這篇文章中「四、修正 macOS Ventura 13.3+ 的 Wifi 工作異常」一節。
4. 黑蘋果二號機(Intel 3rd Ivy Bridge)、HP Probook 430 G3(Intel 6th Skylake)可使用 OCLP 安裝 macOS 13+,作法參考這篇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