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93058479-2395074506_l.png

美商蘋果公司於美西時間 2020 年 6 月 22 日早上 10:00 (台灣時間 6 月 23 日凌晨 01:00 )舉辦 WWDC2020 開發者年會。而今年受到全球 COVID-19 (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截至 6 月 23 日全球病例突破 900 萬,死亡超過 47 萬人),改採線上發表會的形式,透過官網與多個線上影音平台同步直播。 雖然少了現場信眾們的歡呼與掌聲,不過看起來也像是包裝精美的電視節目,甚至還有配好中文字幕(簡體中文),不用像以往那樣考驗英語的聽力,這樣的發表方式反而對不在現場的觀眾來說更友善。依照往年的慣例,WWDC 2020 內容主要仍是自家作業系統的更新發表,依出場順序為 iOS(14)、iPadOS(14)、watchOS(7)、tvOS(14)、macOS(11),最後還有一段關於 Mac 的彩蛋,而我也像近年的慣例一樣,會議還沒完就夢周公去,隔天直接找媒體懶人包看重點,才知道本次真正的重點就在結尾的彩蛋上,

而本篇文章的重點,我就放在結尾彩蛋上,對黑蘋果族群來說,這個彩蛋不僅不會讓人開心,甚至還會讓人感到失望跟沮喪,文章的主圖是拿知名電玩遊戲「The Last of US」改的,我想說的,全放在這張圖裡了。( Fxck! Fxck... Fxck!...)

沒啥新意的 OS 更新

前面幾項 OS 的介紹,看起來沒什麼亮點,iOS 14 的桌面圖示介面導入了新的「App Library」的機制,看起來跟以往有很大的差異,但說穿了概念就跟 Windows 10 的開始選單大同小異。iOS 14 支援的設備與 iOS 13 一樣,所以 A9 CPU 的設備(iPhone 6s / SE 第一代)還可以升級,對 2015 年上市的 iPhone 6s 來說,系統支援的生命週期和 5s 一樣也來到六年。其他 OS 內容,看起來就沒什麼值得一提。

至於 macOS 的部分,這次用「Big Sur」命名,查了一下,是加州西岸中某一段海岸山脈(WIKI),世界知名的景觀海岸公路 Pacific Coast Highway 就在這裡 。這次的版號也不再以 10.x 標示,直接邁入版號 11 階段,似乎預告即將有大事發生...。

Screen Shot 2020-06-22 at 2.08.46 PM.png

macOS 版號的大更動,以及 Mac 彩蛋,再查閱一下蘋果公司過去的歷史,大概可以猜到要發生什麼大事了。

Mac 彩蛋 - Apple Silicon:蘋果定製的 Mac CPU 晶片

這個傳聞由來已久,蘋果在 WWDC2018 曾信誓旦旦曾說過 iOS 與 macOS 不會整合,很人就以為 Mac 不會如謠言說的轉向 ARM 的架構,結果大家都錯了。是的,蘋果宣告他們家的 Mac 產品線將會用幾年的時間,從 Intel CPU 過渡到自家設計的 CPU 上,對應產品最快在今年底上市,而他們也提供套件(Developer Transition Kit)供軟體開發商進行轉換,其中包括一台搭載 A12Z 晶片(iPad Pro 的處理器)的 Mac mini。

keynote 中花了二十分鐘的時間,告訴大家為何決定要這麼做,這麼做有多大多大的好處,並介紹四個技術:

  • Universal 2:只需用新版 Xcode 重新編譯,即可產生對應 Apple Silicon 與 Intel CPU 的原生 App。 
  • Rosetta 2:直接轉譯未經重新編譯的 Mac App,連 3A 遊戲大作也能玩。
  • Virtualization:虛擬化技術,運作例如 Linux 的其他作業系統(完全沒提到 Windows)。
  • iOS on Mac:直接運作 iOS/iPadOS App,不需經過編譯轉換。

截圖 2020-06-26 上午11.35.36.png

這段 20 多分鐘的彩蛋,就是在強力洗腦開發者們:

「不要怕,轉換到 Apple Silicon 其實很簡單唷,一點都不會痛唷, 你的 iOS/iPadOS 可以直接在 Mac 上面用唷~iOS/iPad OS 有上百萬個 App,全部都直接變成上百萬個 macOS App 了呢!是不是好棒棒的呀~」

相信這個場景若是實體發表會,現場一定響起 10 分鐘的掌聲與歡呼。不過,這些都是針對蘋果生態圈內開發者同溫層說的,事情真的這麼簡單?

轉換到 Apple Silicon 對黑蘋果的重大影響

蘋果轉換 Mac CPU 的政策已有多次前例,最近一次的轉換發生在 2006 年,從 IBM Power PC 過渡到 Intel x86 CPU,直到今日 Intel x86 CPU 依然是個人電腦市場主流,也最多人使用。轉換到 Intel CPU 之後也因此開啟 Hackintosh 的時代 - 將 macOS 安裝在一般 x86 的機器上(詳見文章:黑蘋果二號攻略)。

然而 Apple Silicon 的轉移計畫,無疑是敲響了 Hackintosh 的喪鐘,黑蘋果的倒數計時器開始了。當未來某一天,新版 macOS 不再支援 Intel CPU 的時候,Hackintosh 就會正式走入歷史。

雖然蘋果並沒有把話說死,庫克最後也說到,目前仍有進行中的 Intel CPU 的 Mac 新產品計畫,但是從 tomymac 的討論大樓中看得出,黑蘋果用戶們對此非常的失望跟沮喪,估計最遲 5-7 年內會發生,是否該繼續投入升級 Hackintosh 的硬體,是黑蘋果用戶的難題。

黑蘋果二號機雙重打擊

這次的 macOS 11 Big Sur 再次拉高硬體門檻,刪除 2012 年(含)以前的機型支援。

  • 2015 Macbook 以後
  • 2013 Makbook Air 以後
  • 2014 Mac mini 以後
  • 2013 Late Makbook Pro 以後
  • 2014 iMac 以後
  • 2017 iMac Pro 以後
  • 2013 Mac Pro 以後

截圖 2020-06-26 下午12.48.58.png

黑蘋果二號機採用的是 Ivy Bridge CPU ,對應的是 2012 late iMac,所以這次被直接踢出支援名單。依正規的方式下載安裝開發者描述檔之後,「軟體更新」只能升級到 macOS 10.15.6 Beta。

截圖 2020-06-26 下午10.45.58.png

1593147400-844216041.png

山不轉路轉,使用 Clover Config 修改 SMBIOS 偽裝成支援的機型之後,是可以下載 macOS Big Sur,不過顯示的版號卻是 10.16,而不是發表會上說的 11,看來蘋果在這方面似乎還沒完全同步準備好。

1593147614-3953513064.png

好消息僅止於此。本人各種實測,黑蘋果二號機目前無法成功安裝 macOS 11 (10.16?) Big Sur ,Clover Bootloader 直接卡死在第一個畫面,換成 OpenCore 開機進行 20 秒也跟著卡死,看起來應該是 Bootloader 的問題。

查了一下國外的論壇,是有 2012 年搭載 Ivy Bridge CPU 的 Mac 經特定 Hack 手段成功安裝 Big Sur ,並發現目前的開發者預覽版依然留有 HD4000 的驅動,也就是2012 年 Ivy Bridge CPU 的顯卡驅動,所以沒人知道蘋果為何要移除 2012 年機型的支援,網民猜測與 Intel 停止放棄 Ivy Bridge 的安全性支援有關。

即便如此,但目前全世界的黑蘋果用戶還在奮鬥中成功首發),即使勉強安裝起來也有其他的問題,所以要得到完整順利安裝的過程,我想應該是有得搞了。

黑蘋果二號一路從 OS X 10.7.5 用到 macOS 10.15.6 Beta 將近八年,每次新版 Preview 幾乎都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升級安裝成功,這次終於踢到大鐵板了。

所以有關黑蘋果升級 Big Sur 的部分暫時也只能寫到這裡,未來如果有新的解法,再回來更新這篇文章。

也或許「黑蘋果二號預覽 macOS 系列」連載文章,就在這篇結束也說不定。

(2020.07.05 更新)經過多日奮戰後,終於找到黑蘋果二號機運行 macOS 11 Beta 版的方法了。不過應該算是暫時的,因為目前不論是 Clover 或 OpenCore 都無法引導安裝程序。

截圖_2020-07-05_下午1_07_12.png

方法是先把硬碟移到白蘋果上面安裝好,按照 OpenCore 的官方教學(官網教學:DesktopIvy Bridge CPU)把 OpenCore(簡稱 OC)安裝在 macOS 11 Beta 的 EFI 卷冊,OC 的 config.plist 加上以下紅字內的參數:

截圖_2020-07-05_下午1_19_47.png

主要操作:

1. NVRAM/Add/7C436110-AB2A-4BBB-A880-FE41995C9F82/boot-args
內容:-v debug=0x100 keepsyms=1 alcid=1 -no_compat_check -lilubetaall

其中 -no_compat_check 表示忽略對應支援的 Mac 機型(iMac 2012 不在 Big Sur 對應支援的 Mac 清單),-lilubetaall 表示強制注入 kexts,若無法注入 kexts 驅動時再使用。

2. NVRAM/Add/7C436110-AB2A-4BBB-A880-FE41995C9F82
加入兩個 Key 值:

  • booter-fileset-kernel : data <00>
  • booter-fileset-basesystem : data <00>

註:建議使用 ProperTree (下載) 進行編修。使用 Xcode 編修 Data 值可能會出問題。另外,ProperTree 編修 <00> 時,要輸入 "00" 才會生效,輸入 "0" 則不會更動原來的值而導致失效(就是在這地方卡關好幾天!)。

3. NVRAM/Delete/7C436110-AB2A-4BBB-A880-FE41995C9F82
加入兩個字串陣列:

  • booter-fileset-kernel
  • booter-fileset-basesystem

修改完 config.plist 參數之後,重開機時先用 OpenCore Tools 的 CleanNvram.efi 清除一下 NVRAM 再重開機一次,避免先前的 NVRAM 設定與修改後互相干擾。

(2020.07.07 補充)USB 安裝的問題已經有解了。按照這篇的說法,編譯最新的 OpenCore 與 Kexts ,而 config.plist 內的 boot-args 加上 vsmcgen=1 即可,不需上面提到的 booter-fileset-kernel 與 booter-fileset-basesystem,意即最新版的 OpenCore 已經支援引導 USB 安裝碟,沒有特別的設定。

截圖_2020-07-08_上午2_35_51.png

雖然黑蘋果二號機運行 Big Sur Beta 1 大致良好,有線/無線網路、藍芽、音效等全都正常運作(國外有 Wifi 無法運作的問題),不過發現一大堆程式都不能跑,例如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Unigine Heaven / Valley,不清楚是否為 iMac 2012 或程式本身的問題。

(2020.07.08 補充)macOS 11 Beta 2 釋出,直接更新也沒問題。OpenCore 不能引導的問題總算是解決了。至於 Clover ... 對 Big Sur 依然是已讀不回...

截圖 2020-07-08 下午11.49.13.png

2020.08.25 補充:重新下載並直接安裝 macOS Big Sur Beta 5 ,使用 OpenCore 0.6.1 引導且 SMBIOS 設定為 imacpro1,1,原本上述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Unigine Valley 已經可以運行,但Unigine Heaven 仍無法啟動。

2020.11.11 補充:美商蘋果公司於 11 月 10 日(台灣時間 11 月 11 日凌晨兩點)特別活動中宣布,macOS Big Sur 將於 11 月 12 日正式發布。

2021.06.05 補充:Big Sur 的 DRM 似乎已經失效了。不過可以透過以下指令,勉強湊合著用(需支援的 AMD 獨立顯卡):

defaults write com.apple.AppleGVA gvaForceAMDKE -bool YES
defaults write com.apple.AppleGVA gvaForceAMDAVCEncode -bool YES
defaults write com.apple.AppleGVA gvaForceAMDAVCDecode -bool YES
defaults write com.apple.AppleGVA gvaForceAMDHEVCDecode -bool YES

但是這組參數又會讓內建的螢幕錄影(即快捷鍵 Shit + Command + 5)與 Funal Cut Pro X 的編碼輸出完全失效,可說是有一好沒兩好,所以端看個人的使用需求。

要刪除這組指令的話,只要刪除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AppleGVA.plist 之後重開機即可恢復。

結語

蘋果在 keynote 中拼命告訴開發者們 Apple Silicon 好處多多,然而沒有講的暗坑更多:

對 Windows 的支援性未知

即便蘋果強調對 Linux 的虛擬化支援,但眾所周知,Windows 的支援才是真正的重點,但蘋果隻字未提。Windows 市佔率不僅超過八成,開發者也遍及各行各業,從這篇報導來看,微軟似乎完全不感興趣,有跟 Apple 對著硬幹的感覺。

換言之,如果你今天是 Windows 生態圈的開發者,買一台 Apple Silicon 如果得不到 Windows 的環境支持,這台 Apple Silicon 的 Mac 就淪為辦公桌上的昂貴擺飾,或是在咖啡廳裝逼的作用,強迫用戶在硬體上選邊站的結果,恐怕會重演 IBM Power PPC 時代的覆轍。

Apple iOS/iPadOS App 進入 Mac 就等於 Mac App?

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技術上能夠實現,但依照以往蘋果審查 App 的標準,開發者最終還是得專為 iOS/iPadOS  與 Mac 各自設計一套操作介面,不會省去多少開發工作,更可能導致開發的設計成本增加,門檻增加,恐怕會讓小型的開發商死得更快。

Apple 行動裝置的成功經驗,是否能取代 x86 個人電腦?

要談這個問題,可以先反過來看另一個問題:「x86 個人電腦的成功經驗,是否能成功複製到行動裝置?」。這個問題,微軟已經告訴我們了,即使全世界有超過 10 億台同時運作中的 Windows ,也不代表就一定能拿下行動裝置的市場。

在彩蛋影片中,蘋果似乎就是用這種理論,來洗腦開發者:上百萬支 iOS/iPad App 與超過 10 億台的 iOS/iPad 裝置上運作,透過 Mac 無痛打進個人電腦的市場。我想即使在技術上做得到,是否能成為主流,這是個極大的問號。

再者蘋果大力宣傳 iPhone/iPad 的巨大成功,強調與自家設計的 CPU 晶片有關,所以他們決定 Mac 上也要自己設計晶片,並決定與 Intel 分手,顯然這並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似乎刻意忽略了背後有個超強的助手: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想當然爾,以目前的趨勢來看,Apple Silicon 也一定會找台積電代工。

AMD 與格羅方德分手後轉向台積電,開始大幅分食 x86 市場,對 Intel 造成極大壓力。找台積電代工的 GPU,也對 nVidia 造成壓力,逼得老黃也必須在下一代 GPU 產品中搶下台積電的 7 奈米製程。美國也利用台積電打擊華為。這些說明掌握先進製程技術有多重要。

然而蘋果既然決定與 Intel 分手,有一個無法規避的難題,就是 Intel、Windows、與 x86 之間牢不可分的緊密關係。蘋果若要因能耗表現原因,捨棄 Intel 採用 Apple Silicon,就得做好一併捨棄 Windows + x86 的打算,這絕對會嚇跑一大堆現成的 Mac 用戶,「不能與 Windows 共存」極可能把 Mac 推向 2006 年以前的老路:曲高和寡,乏人問津。

黑蘋果末路的抉擇

Hackintosh 之所以迷人的地方是,能以電腦 DIY 市場的合理價格,獲得高價 Mac 的實際效能,還能跑遍所有的 x86 系統(macOS x86版 / Windows / Linux),節省重複購置設備的費用。

如今這樣的機會將隨著時間的推進,一機打遍天下 OS 的時代也即將走入歷史。硬體方面,蘋果清楚說明過渡期 2 年,軟體方面雖未明說,但以近年來 macOS 向前相容的 Mac 大約 6 年,意即若現在採購最新的 Intel CPU 建置黑蘋果,可能在第 7 年以後便無法升級 macOS。或許到那時候,個人電腦就是徹底離開蘋果的時候了。

arrow
arrow

    benje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