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於把自己使用多年的 Full HD 顯示器更換為 4K 解析度,使用了一段時間,不僅體驗爽度提升,也體會到此次的敗家升級不是只有畫質解析度,還有學到一點新的知識,開一篇文章來記錄一下心得。
升級緣起
原本使用的電腦顯示器是三星的 23 寸 BX2350,購入於 2010 年,至今已經高達 15 年了。購入原因是當時它是少數具備雙 HDMI 輸入的機型(當時幾乎都是 D-SUB / DVI / HDMI 各一的輸入規格)。後來 DVI 與 D-SUB 陸續退場,新購入的 PS4 Pro、PS5 遊戲機、樹莓派、視訊擷取設備等,用的全都是 HDMI 介面,因此雙 HDMI 的顯示器搭配便宜的免電源 HDMI 分配器,至少能固定保留一個 HDMI 給常用的電腦,不會感覺不夠用。然而 2017 年購入 PS4 Pro 時就開始有了升級 4K 的想法,只是當時的 4K 顯示器都不便宜,即使後來漸漸便宜了之後,手機換成 iPhone 16 Pro 也跟著把胃口變大,希望顯示器也有高刷規格(>= 120Hz),此時舊螢幕也還能用,只好繼續等 4K 高刷的顯示器降價。
然而就在幾個月前無意間發現,BX2350 螢幕中央區域的顯示發生異常,異常範圍超過一支 iPhone 16 的大小,範圍內的顏色發生輕微偏移。其實這樣也還好,真正麻煩的是範圍內的文字也變得稍微模糊,打字看文章已經造成困擾,上網查才知偏光膜已經發生老化劣化現象,也順手查了一下 DIY 更換偏光膜的教學影片,一張 23 寸的偏光膜也要好幾百,還可能需要前後各貼一張,而偏光角度難抓又很難貼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搞,不去亂搞至少還能點亮螢幕測試用。想想使用 15 年的 BX2350 其實也已經夠本了,現在已到了放手讓它退休的時候。